忍辱,是擁有「希望」的唯一法門。──海濤法師法語

◎寬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。
◎在實踐忍辱的法門中,敵人是最好的老師。
◎將相頂頭堪走馬,公侯肚裡好撐船。
◎臨事肯替別人想,是第一等學問。
◎有了同情心,才能利人。有了諒解心,才能容人。有了忍耐心,才能做人。

◎唯有藉助同情的力量,來寬恕別人所犯的錯誤,你才能與他人和平相處。
◎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,就是不給自己留餘地。
◎胸量大,虛空裝得下;心胸窄,自己容不下。
◎當你看不到別人的缺點時,你就能從別人的行為、語言、思想中,得到無限的智慧。
◎小人樂聞君子之過,君子恥聞小人之惡。


◎以出世無我之心,行入世利他之事。
◎愛心和慈悲的發展,是一切修行的基礎。
◎佛教出發的動機在慈悲,佛教施展的手段在方便。
◎大智心,不著我相。大願心,廣修善行。大悲心,救眾生苦。
◎發大乘心,普濟一切。願代眾生受無量苦,令諸眾生畢竟大樂。

◎我最大的願望是絕不發怒、永遠說真話、親切溫和、不責難任何人,以忍耐對暴躁的人,以善意對傷害自己的人。
◎人的價值在於奉獻與犧牲。
◎治療自私與貪婪的唯一方法,就是犧牲。
◎當你將自己奉獻出來的時候,你就真正的得到生命。


大慈悲法門

◎學佛就是要開發自己的真心,摘下自己的面目,誠懇地剖視自己、分析自己、認識自己。


◎法的修持,落實在「觀心」,而觀心的始終要訣,在念念「自知、自覺」中。


◎以弘揚佛法為己任者,應不是用嘴巴重複佛陀的教語,而是以行動來實踐的。


◎知識是用學的,智慧是用悟的。要化導一個人,慈悲的言行、關愛的心懷,比任何都受用。


◎真正的布施,是把煩惱、憂慮、分別、執著,通通放下。


◎人世間的事事物物,從淡泊中滋生喜樂;從無求中,體驗清淨;從無我中,實踐慈悲。

◎就修持而言,捨棄自我,是肯定「真我」和顯現「生命」之悅樂自在。所以說,在捨棄自我之後,人才發現到最大的歡喜,就是「實在」和「恆常」的悅樂。

◎人,越是接近「真理」,越能包容別人的過錯。

◎良心,是每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,因為騙得了別人,卻永遠騙不了自己的良心。


◎用如來的心,吸取生活中的佛法,並自我進修,學習菩薩大無畏的精神,期許將來有朝一日,以積極的行為,普渡天下眾生,實踐佛門的大慈悲法門。 

◎隨緣是最好的性格,能隨因緣,不計較、不比較、不執著,這就是佛法。


◎「多聞」並不一定能夠增長「道力」,而是要善於觀照,觀照即修行,才能糾正自己的錯失。


◎信仰的層次,必須藉著智慧、體悟的提昇,是故聽經聞法,乃修持上不可或缺的途徑。


◎如果沒有正知、正見,所有的佛法都是偏執,唯有正知、正見、正念,才是真正的佛法。


常擁慈悲心

◎禪是我們的本來面目,並非外來物,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心。

◎凡是向外追求而不反求諸己的,到最後都會空虛,進而執著自己的情感而產生煩惱。只要確立心靈的主體性,讓心靈自由自在,不被外在的情感所牽絆,才是解脫之道。 
◎寬恕,是可以解決萬世仇恨的。如能包容、慈悲,將愛心昇華、擴大,才能紓解心中的不平。
◎愛是理性的犧牲,而不是感性的佔有。愛是無怨無悔,心甘情願的奉獻,愛是美化外在環境,淨化內在心靈的源頭,愛是慈悲的顯現,也是修菩薩行、廣披有情的甘霖法雨。
◎學佛修法最重要的是正思惟,我們的「念力」就是決定業報的因,所以我們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,不讓它再造「業因」。

◎人不聰明,愚笨沒有關係,重要的是要有心,用心在佛法上,用心在道業上,用心在利眾上,身心自然就能安住。

◎我們的「心」就是被這種「貪」,跟那種不喜歡的「瞋」,還有「無明」的這些不明道理、不正確的這些心態所左右。
◎學佛修行之可貴,在於常湧慈悲心,視萬物與我一體,同體大慈力,同懷大悲心,即使在境界現前時,亦能超脫凡情、俗念,拂逆困厄,而不變道心。
◎般若智慧的前提,乃是大慈大悲之心,若只單修「慧」而沒有「悲心」的話,你的智慧中就會夾雜著傲慢。
◎人間的一切事物、財富、名位、愛恨、情仇,無一不是如露如電,剎那變滅。唯有不再執著,放下萬緣,遠離虛妄,才能生活在自立、自主、自由、自在的美好意境中。 

◎財富是每一個人所追求的,為了使生活更美好、幸福,我們可以追求財富。但是不要忘了還有一個心靈世界,它比有形的世界更寬廣更美麗。只要用心去融合即可實現。

◎不必企圖改變世界,也不必把自己躲入黑暗之中。其實寬容與了解的心,是心靈平靜的因素,而愛、忠誠與關懷,才是人生不渝的寶石。

慈悲與智慧 

◎忍辱,是擁有「希望」的唯一法門。


◎理想的淨土,是落實於現實的人間。


◎認錯,是對自己最大的包容。
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uddhistlifemission/photos/a.111676228901272.12112.109094809159414/716554655080090/?type=1&theater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