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心語錄.慧律法師

清心語錄
慧律法師著


世人長迷,處處貪著,名之為求,
聖者清心解脫自在,名之為悟。
悟道之人,逢苦不憂,甘心甘受都無冤訴。
一切境界,得失從緣,心無增減,
喜風不動,冥順於道。
智者一語,能令眾生,破迷啟悟,
轉凡成聖,即心即佛,即俗即真,
方便即是究竟,語言文字即是聖者心要,
惟願有心人善用之。

高雄文殊講堂 
釋慧律合十 
一九九四、十、二十五 

001~100則

◆生命的序曲是幾聲的哭泣,而終結郤只是一聲的歎息!

◆生命的本質超越時空之外,「死」只不過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變,但生命卻不因此而消失。

◆生命有如鐘擺,在追尋與幻滅中搖盪。

◆「生命並不限於肉體,他只是我們意念的影像罷了。」肉體,恰如一口井周圍的框柱一般,它只是那充沛的地下水源中的一個出口而已。

◆生命是一口氣,快樂是一個念頭。

◆要使生命開花結果,必定要經過患難的洗滌灌溉,經常在安逸的空氣中,反會使生命花朵的枝條,柔弱無力,一遇意外摧折,便會凋落。

◆從有限的物質中,觀內在無限的生命。

◆無論命運之手對我們是否殘酷,我們都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刻過得最好——這就是生活的藝術。對具有理性的人而言,這是真正的財寶。

◆人間之大智,在乎洞悉本身之缺點。

◆人的價值在於他懂得善盡他的義務。

◆「心地安祥」的快樂,比世間一切財物的價值都高。

◆單純的心是一種最美的心情。


◆「親切」像美麗的花朵,可以美化我們的人生。

◆親切是一種無聲的韻律,它能讓你周遭的人產生共鳴。

◆「不親切是一種殘忍的自私,因為它不僅會阻止你擁有快樂,同時,也阻止你擁有朋友。

◆思想是一個雕刻家,它可以把你塑造成你要做的人。

◆我們習慣性的思想在我們腦子裏,給予一切我們所接觸的事物,一層特別的裝飾,這是一種虛偽的思想——這將扭曲真理。由於我們習慣性的思想,所製造出來的周圍氣氛,對我們每個人都形成了某種比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更堅硬的東西,如同蝸牛隨時隨地帶著走的殼一樣。

◆如果我們不要為別人的說法和作法而忙亂,心中必會安祥得多。

◆沒有內在修養生活的人,是環境的奴隸。

◆有時我們為了小小一句話,爭得臉紅脖子粗,哭笑不得,好似語言有「生命」一般。

◆安祥的精神境界——就是以豁達淡泊、順應自然的心態,來面對人生的種種無常變化,將痛苦憂傷的情緒降伏到最低點,於每一分,每一秒中都具足喜悅、滿足,內心一片安寧,沒有任何不滿、懷疑、抱怨在心頭。

◆不知事情原委,只是茫然看著的人,或不知自己站立何處的人,是可悲的。

◆以諍止諍,不得止,唯忍,能止諍,此法乃真尊貴也。

◆憤怒是盲目的,在能掌握判斷事實之前,就遮避了智慧的眼睛。

◆擲骰子的方法,只有一種是贏的,那就是把它們擲到九宵雲外去。

◆人生並不是受環境的支配,而是隨著你自己的習慣思想而擺佈。

◆人生有百分之十是看你的行為,而其餘的百分之九十,則看你如何接受。

◆假如人生對你而言並非一種大喜悅,那只因你的理性走錯了方向。

◆終生讓步,看你如何!

◆全世界的黑暗,都不足以讓一根小小的蠟燭無光。

◆最好最飽滿的稻穗,最貼近地面。

◆對失眠的人而言,夜是冗長的。對於疲倦的人,一里路都嫌遠。對無知的人來說,一生是漫長的。

◆當你心中的光消失的時候,你的去路便只有黑暗一片。

◆只有驅走心中一切自私之念時,理性之光才不會讓黑暗吞噬。

◆用你的內心深處,虛心的去學習。那麼,天地萬物都是我們的導師。

◆時間是神聖的禮物,每日是小小的人生。

◆柏拉圖——一切現象皆是我們的牢獄。

◆佛說——一切現象皆是我們本來的面目。

◆心容太虛,何處不是你的故鄉?

◆智者,不會坐著為他的損失垂淚,而會愉快地起立,尋找減少損失的對策。

◆無限的和善,是所有真正偉大人物,所擁有的天賦和至寶。

◆認識自身的缺點,是一個人最高智慧的表現。

◆以溫和的態度對待譭謗你的人,其實對方已被你征服。

◆能克服自己的暴怒,便能克服最強的敵人。

◆鞭子能留下傷痕,口舌能造成創傷。自古死於誹謗者,比死於刀劍者多得多。



◆你無法控制外在的環境變化,但是你可以控制對它們的反應。

◆我們不要在憤怒中回顧,在恐懼中前瞻,而要在清醒中環視。

◆假如你不能學會在困境中大笑,那麼直到你年老,都不會遇到值得大笑的事情。

◆處難處之事愈宜寬,處難忍之人愈宜厚,處至急之事愈宜緩。

◆忍耐與緘默,是對誹謗最好的回應。

◆小隙縫也能容陽光穿透,小事情也能夠顯示個人的品格。

◆性格其實是習慣的延伸。

◆沒有任何岩石,堅硬到足以經得起小水流千年的衝擊。

◆對於小事疏忽懈怠的人,他人生的船已有了破洞,若不予以修補,終必難免沉沒。

◆江海之所以成為百谷之王,接受百川之水,是因為江海善於自處低下的位置。

◆住在山上的人,比住在山下的人較早看到日出。擁有精神生活的人,比受到物質約束的人,較早看到光明的出現。

◆所謂小事,乃大事之根苗。

◆一盞燈點燃另一盞時,沒有一盞會因之減弱;當一顆心照亮了另一顆心,它會使你內在更為光明。

◆有自製能力的人——堪稱強者。

◆滿足於自己境遇的人——方稱富者。

◆從任何東西都能學習到啟示的人——就是賢者。

◆最微小的小草,也會與旁邊的花朵,分享滿杯的露珠。

◆自然界中最大的變化,是在不知不覺間進行的,是慢慢成長,而不是突然爆發的,精神的成長亦是如此。德行的改善,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完成的,人必須在經過長久的時日之後,才能看出自己的進步。

◆面對光明,陰影永遠在我們後面。

◆美是要以德行來烘托,如此,才能倍增美感與價值。

◆能保護自己的人,必懂得為他人著想,為他人著想並不吃虧,因為,唯有促使團體和諧,才能實現自我。

◆以友善的態度來應付煩惱,因為,只有這樣,你才會認清煩惱的真面目。

◆一切美的基礎在於一顆和善而樂於助人的心,這種善良的心理,使你的容貌顯示出來,就是如此美麗。

◆精神本身就是自己的審判者,同時也是自己的避難所,不要傷害了自己內在世界,這位至高的審判者。

◆美而無德,就像沒有香味的花一樣——虛有其表。

◆一個人的自我完成,是視個人自我奉獻的程度來決定。

◆把長處托在掌上,把短處藏在腋下,這是自欺欺人。

◆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,而在於能夠屢敗屢起。

◆悔悟——就是承認自己每個階段的罪惡與缺失。

◆悔悟——就是拒絕自己內在的一切惡劣成分,淨化心靈,讓心靈準備向善。

◆我們都迷路了,唯一獲救的希望,就是認識到我們全都迷路了。

◆人於自己身上加上兩個行囊,一個裝著我們的過失,放於背後。一個滿載著別人的過失,放在我們面前。人們往往只看到面前的,卻忘掉了背後。

◆智者改過遷善,愚者恥過逐非。

◆愚昧的人,都可以輕而易舉的,找出他人的過失、缺點,但同時,這也是每一個愚昧者的通病。

◆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,已經打倒了最大的敵人。

◆時常被莫名的情緒反應所束縛之人,就如落雨的湖面般,難以感受到平靜安祥之美。

◆煩惱像嬰兒——只有受到滋養才會成長。

◆放心吧!你所感到不安的事,就看你怎樣對待它,你只要好好注意自己的思想與行為,隨時努力將其導向正途,不用問事情將會如何發展,而都讓它有助於自己的成長。

◆將恩惠刻在石上,將仇視寫在沙上。

◆一個具有高超性格的人,就能成為自己的主宰。

◆若是無法成就偉大的事,就用偉大的方法,去做微小的事。

◆來自心裏發出的好意,是一種有價值的資產,它是一種無聲而重要的力量。

◆人如何看自己的命運(或如何接受它)。無疑的,比只是想要瞭解他的命運是什麼,還來得重要。

◆墊起腳尖的人是站不久的,跨大步的人是走不遠的。老老實實,是最好展現自我的方式。

◆凡事以善意解釋,心無旁騖的工作,自能不受末節枝葉的事所困擾。

◆人對任何事情,都很容易成為習慣,尤其周圍的人都那麼做時,更是如此。

◆人人都在追求富貴,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許多東西,他們應該就會把現在用在獲得財富上的精力,用來掙脫財富的束縛。

◆老是戰戰兢兢怕失去什麼的人,一定不能體會到人生的喜悅。

◆唯有捨去固有的角度來觀看事物時,才能以更包容的心,來體貼其他的立場。

◆人的行為很少出於理性,很多訴諸感性,而最大部分則來自習慣。

◆世界上沒有比專事行樂的人更傻了,因為每一種超越正道的逸樂,都有如在骨頭內燃燒著一把火,將他的生命實質當做燃料而燒掉。

◆朝向陽光,就看不到陰影。

◆世上沒有真正的黑暗,只有晦昧的眼睛。

◆將眼光放遠些,福禍本無定論,一切逆境,未嘗非福,看你怎麼用心而已。若僅就人生某一部分的影響,來判斷一生的成敗,即屬愚昧。

◆命運加給人的不幸,還有避開的可能,但自己加給自己的不幸,卻無挽救之路。

101~200則

◆幸運只幫助努力的勇者,若將失敗歸咎於命運,那才是真正的懦夫。

◆勿以容貌的醜陋為恥,而應以內心之醜為恥。

◆自己的「短處」不可遮掩,一遮掩,永遠是短處了;自己的「長處」不可誇張,一誇張,便不是長處了。

◆有事不怕事,無事不找事。

◆被人責罵心尊敬,他人誹謗心無諍;說我短處心承認,若來打我心中清。

◆人的一生,面對什麼方向不要緊,要緊的是我們正朝什麼方向前進。

◆外界的鼓舞畢竟有限,內在的鼓舞才是綿綿不絕的。

◆謙虛不是抬高別人,也不是踩低了自己。謙虛,恰恰是一種能容忍他人的胸懷。

◆我們用什麼眼光看世界,世界便是什麼樣子,一旦我們改變了觀點,世界也會因此而轉變。

◆眾生的一切不幸,都起源於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屋子之內安和度日。

◆樂觀的人,在每種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;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中都看到一種憂患。

◆沒有一種獲利,能及得上我們擁有的一切之中,所節省下來的那樣確切可靠。

◆假如你的心靈沒有縛上夾板,那麼,一點也不算殘廢。

◆假使你討厭某一個人,那就盡你的力量去尋找他的優點吧!因為,無論任何人,都會具有某一方面的優點,只是你忽略了。

◆有一分謙退,便有一分受益;有一分矜張,便有一分挫折來。

◆沒有犧牲,而想改善人生的一切嘗試,都是白費的。

◆當敵人譴責你時,你更要仔細聽,因為那些正是能找出你微細缺點的人。

◆有智慧的人,隨時都有自己的天平。

◆你如果想快樂,就該把忍耐帶到你家去。

◆沒有欲望的人,是永遠自由的。

◆能夠將感情與理智調配得很適當,使命運不能把它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人,是幸福的。

◆一個人精神的喜悅,是他力量的象徵。

◆當我們的身體和頭腦,都非常健康充實的時候,卻往往把心思用在與別人的計較,或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面,以此而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生命,值得嗎?

◆如果要我找出一項,最容易帶給人們惡運的人性弱點,那就是拒絕認錯。

◆「善行」是一個人生命中唯一快樂的行動,其實善行並無大小之分,每一個良好的行動皆是。對人常保持微笑,是善行。引導一個浪子走上正軌,是善行。我們所做的善行,並不需要等待自己有相當基礎時去做,而是隨時隨地的去實行。

◆以慚愧心為質的衣物,要比任何衣裝來得美麗。

◆一顆祥和的心,要比一顆咒罵的心好多了。

◆平庸的人,會為了別人的一點批評就大動肝火,只有智者,懂得從批評他的人那裏得到學習。

◆勝利者絕不半途而廢,半途而廢的人,決不會勝利。

◆正直的人純正,必引導自己;奸詐的人乖僻,必毀滅自己。

◆有勇氣與力量,就可算是男子漢大丈夫了,但真正的勇者,則必須克服憤怒,並寬恕別人。

◆喜悅並非行善的報酬,而是行善的本身。

◆嚮往安祥的境界,那麼就試著不將任何讚謗、毀譽存放在心上吧!

◆凡是枉活一世的人,就如同撇下金子,一物未買。

◆若自己過度執著時,即使遇到了真理,也聽不到它所帶給你的啟示。

◆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,因此,我們又怎能以一個角度,來評斷萬變不同的物件呢?

◆唯一可以直接信賴的現實就是——認識現實。

◆扼殺人的不是工作,而是煩惱。煩惱如同鐵銹——機器的損毀,不是肇因於不停的轉動,而是因為鐵銹,才導致故障的。

◆太陽追不及月亮,黑夜無法超越白晝,它們各在一個軌道上浮游著。

◆習慣無法立即丟出視窗,只能勸誘它一階一階下樓梯。

◆寧可慢些,不要太急而錯誤;寧可笨些,不要太巧而敗事。

◆勝者增怨仇,敗者吃苦頭,不爭勝與負,和平成好友。

◆路旁的樹枝,對行人似乎沒什麼用,但誰要是跌倒了,卻可以扶著它站起身來。

◆不畏貧從富,不捨賤從貴,大慈平等,都無選擇。

◆目地愈遙遠,愈需要慢慢向前邁進。不要急,但別止步。

◆生活無法跟著良心走的時候,良心便要隨著生活而扭曲。

◆忿怒是片刻的瘋狂,所以你應該控制你的感情,否則感情將控制你。

◆「哀傷」會減少或阻止一個人行動的力量。

◆請記住——「競爭心」無法製造出任何美的東西,「傲慢」無法產生任何高貴的東西。

◆我們都希望一切事物,都是透過我們理性的指揮和安排,但事實上,透過主觀意識所認定的理性,就其本身而言,並沒有一定確切的善與惡,絕對的是與非。

◆言語是心的畫像。

◆絕不可揭人瘡疤或搬弄是非,而要懂得找出理由去讚美別人。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,你要咬緊舌頭;當你想讚美別人的時候,你要隨口說出。

◆「稱讚」是一種偉大的投資——不會帶給你任何的損失,而能增長人際關係的融洽。

◆無論今昔,沈默者遭到嘲笑,饒舌的人也遭到嘲笑,話多話少都有人嘲笑。世界上,簡直沒有一個人不遭人非難,但也沒有一個人永遠遭人斥責。

◆譴責別人是件愚蠢的事,在任何情況下皆無必要,而且,對自己和別人皆有害。



◆我們總是忘了語言像播下的種子,其結果是不可測量的。因此,要好好的耕耘它,並且多播下善德的種子。

◆不要拿不堪的話羞辱他人,不要譏人無知使人生愧,不要說人不如我而傲視別人,不要常疑心別人的不好。古人說:「君子不要常淩駕別人。」這也是少人怨的真理。

◆即使千言萬語,也不及一件事實留下的印象那麼深刻。

◆口吐真言,永遠豎立;舌說謊話,只存片時。

◆愚者的心在嘴上,智者的心在胸腔裏。

◆當我們被流言中傷的時候,首選必須先冷靜下來,反觀自己,如果它具有真實性,那麼我們就應該摒除恩怨、閉門思過,並且鼓起勇氣重新做人。

◆想做個受歡迎的溝通者,請先——靜靜的聽。

◆任你費盡口舌,也抵不過一瞬間的沈默。

◆批評別人是最容易的,總是看到別人的不是,殊不知自己的背後也是一場笑話。

◆你聽過謠言嗎?讓它遇你而亡吧!

◆善人的榮譽,存於自己的良心當中,不在別人的嘴巴上。

◆在人群中出風頭最容易的方法,是洩露別人不知道的事情。假如,一個人感到自己無話可說時,最容易用內幕新聞使人驚訝,這樣做時,朋友的信賴便無形中被出賣了。

◆良好人際關係的成功秘訣,在於「不道人短」,而且勇於頌揚他人所有的優點。

◆若彼此之間已經沒有任何話題了,你可以分享彼此共有的東西,那就是「沈默」。

◆在你發怒的時候,要緊閉你的嘴,免得增加你的怒氣。

◆應當謹慎你的言詞,因為它發自於你的靈魂深處。

◆對自己有信心,別人才會對你有信心,能接受別人的勸說,才能說服別人。

◆愚妄之人口氣傲慢,如同杖打自己;智者的嘴,必以謙虛自處。

◆多數人的聲音,並不能做為正義的標準。

◆那些最不受誹謗中傷的人,通常都是那些最不逃避它的人。

◆要將議論的眼光放置在別人身上時,不妨先看看自己,這樣,你所說出的話,將會中肯些。

◆舌是禍福之門——多門的房子,容易吹入沙塵。

◆無論為了什麼目的,虛偽的辯論,都是站不住腳的。

◆不要跟人爭論——雖然這是件非常困難的事。意見像釘子,越敲則陷得越深。

◆欺騙絕不是件好事,如果你聰明到將自己也騙了,那又如何呢?你只不過成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犧牲者罷了。

◆如果只有外在自由而無內在自由,那是沒有任何價值的。即使不受外在暴力的壓迫,由於無知、罪惡、自私、恐懼而無法控制自己的心靈,那麼外在的自由對我們又有什麼益處呢?

◆如果你驕傲自大、揭人之短或者給人家意外難堪,那你將失去所有的朋友。

◆突如其來的爭吵,往往會導致衝突,火苗可以燃著,也可以啐滅,兩者皆出於你的口。

◆以說話來譏笑人,這是學者的大病。

◆想知道一個男人或女人的教養如何,最好的辦法,就是看他們在口角時的表現。

◆說話的方式比說話的後果重要。

◆大多數人說對,不見得正確,大多數人說不對,也不見得就是錯誤。因為,多數並不代表真理。

◆最喜歡胡說八道的人,都是那些對事情不專心的人。因為,人們想得越少,就說得越多。


◆每個人都是無知的,只是無知的方面有別而已。

◆從來沒有人,因為吞下尚未出口的惡語,而傷了自己的腸胃。

◆扯了一個謊的人,一定被迫要再編造二十個謊去支持它,否則,就會漏洞百出。

◆一個人從說謊所得到的全部收穫是——當他說真話的時候,別人不相信。

◆圓滑、虛偽,不如撲拙、誠實來的好。

◆如果幾句自責與奉承的話,就能使一個傲慢而無禮的國王,轉變為一個忠誠的朋友的話,那你就可以想像得到,「謙遜與讚美」,在日常生活中,對我們有多大的幫助了。

◆執拗的人,並不能擁有意見,而是意見擁有他。

◆對於驕傲成性的人,世界有如一座破鐘,只有不和諧的聲音,而不能產生悠揚的樂章。

◆喜好嫉妒的人,與其說從自己的事物中尋找快樂,無寧說從別人的事物上尋找痛苦。

◆表示「不知道」是無害的,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。任何人都無法知道所有的事,但如果明明不知道的事,卻裝成知道的樣子,是很容易造成危險的。

◆不是老而頑固,而是頑固而老。

◆青年人生命中最黯淡的時光,便是坐而沉思如何得財之時。

201~300則

◆我們最容易犯的過錯,就是輕率的斷定別人為好人、壞人或愚者、賢者。人是像河川一樣,不斷在流動變化的。「人」——並非每天都以同樣的面貌存在,人是有各種可能性的:傻瓜可能變聰明,惡人可能遷善。反之亦然,這就是人的偉大之處。因此,我們如何去判決一個人呢?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呢?或許在你下判斷的時候,他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了。

◆說話浮躁的人,如刀刺入。而智者的舌頭,卻能成為醫人的良藥。

◆人越是接近真理,越能包容別人。

◆西洋杉儘管高大,仍留下空間讓矮小的蕈菌生存。

◆真正偉大的人,會使你覺得你也可以變得偉大。

◆一位真正有智慧的教師,他不會邀請你進入他的智慧殿堂,而是引導你到(你)心智的門檻。

◆能知足便是富,能求退便是貴。

◆「施予」和「感恩」——就像幽默與笑一般不可分離,亦如微風吹過和風鈴的呢喃。感恩使得施予的美德節奏活潑,這種活潑的節拍,使得沉重的世界為之輕快。

◆我們越習慣於「滿足」,就越減少喪失的恐懼。

◆在我們已經為自己所說的話,後悔過一千遍的時候,是否曾經因保持沈默,而後悔過一次?

◆心暗時則所遇皆禍,眼明時則途遇皆寶。

◆雖知自己是正確,而能沈默到底的人,最能發揮強大的力量。

◆小孩子柔嫩的手指間,往往擁有大人頑強的手所把握不住的真理,雖然,成熟的人,會以發現它而自豪。

◆能啟發心智的娛樂,才能使人心安意適。

◆戰勝自己,是獲得自由的最好方法。駕御自己,是不被別人控制的最佳良藥。

◆深窺自己的心,而後將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。

◆聰明人總是省察內心,從那裏找到恒久的平安。

◆真正的愛,並非相互凝視,而是共同朝同一方向凝視。

◆人人捐出一根線,窮人可得一件衣。

◆人因怕死而祈求長生不老,怕容貌改變而濃妝豔抹,因厭棄年老而祈禱青春,永遠不斷的追求不變的事物,有如走進無花果林中,如何能尋找得到花朵呢?

◆思想的力量,若能以道德為舵,就會變得偉大而穩固。

◆草木不經霜雪則枝杆不固,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。

◆當我們一無所求,我們就擁有一切。

◆「人生如夢」,這出戲演得如何?只有在落幕之時,才可以下斷語。

◆人生有如一本畫冊,它的內容,端看你個人如何去彩繪之。

◆購買不需要的東西,不久,便買不起他所需要的東西。

◆人所認識的世界,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片斷,是極不完整的。這種極不完整的感覺,所得知的種種知識,多半是不正確的一種假像,而人們往往認假為真,把心態都扭曲了。

◆心的意志力,是無法估計的。一滴水,我們看不出它的力量,但如把它滴入石縫而結冰,就足以把石頭撐裂。

◆當山崩的時刻,一粒落砂,也能引起更大的災難。

◆左畫圓、右畫方,則兩不成。

◆太陽是不會失信的,它天天依照時刻到來,儘管受著風吹雨打,一有機會依然出現,它從不表示意懶心灰。

◆對於自身的不幸掛念愈久,它傷害我們的力量就愈大。

◆若只是借重某一句哲理,來鞭策自己去實踐,那是不夠的。實踐,必須要彙入空性,方為究竟。

◆時間是一個健談者,它對我們解釋一切,你不需要在它發言之前先提出問題。

◆不尊重別人的,便得不到別人的尊重。

◆只有自己能夠傷害自己,而苦惱也來自本身,除非自己傷害自己,否則,你永遠不會是一個犧牲者。

◆愛挑別人毛病,是由於遺忘自己的缺失,而產生的現象。

◆設若只因小過,就將他人剔除,則無需多久,即無人能與你相處,因為和睦來自寬恕。

◆憤怒,使他人遭殃,但受害最大的,卻是自己。

◆人總是很容易看見別人眼中的芒刺,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梁木。

◆假如,你不向別人期待任何東西,也不想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麼,那麼任何人對你,都不會造成恐怖的現象。但,如果你的幸福,在別人的掌握中,那麼,你就必須不斷地對別人懷著恐懼。

◆不要讓邪惡的意念、不良的情緒在你心中生根,你應該把他們當成「癌」一樣,小心防範它們的感染。

◆只要一個人擋在他自己的路上,一切似乎都擋住了他的去路。自己的心是最大的障礙,也是最大的距離。

◆每個人都難免有以牙還牙的心理,被打了一下,就想回打三下。本來是有解決之道,卻由於彼此燃燒著憎恨之火,相互傷害,終於導致兩方的挫敗與滅亡。

◆揮霍無度的人,等於將自己的前途抵押了出去。

◆我們常以不正確的觀念,來看待這個世界,並且,不以它本來的面貌視之,而是透過一層主觀意識,加上了有色眼鏡。

◆我們衡量他人的尺度,其實是自己心中早有的成見。

◆如果你要寬容別人的過錯,請將眼光放在自己身上。

◆當你先從不好的動機來看人時,你要知道,你的精神正在下降了。

◆最可怕的「不信」,是對自己的不信賴。

◆錯誤終歸毀滅,無知即是痛苦。

◆憎恨,並不立刻結惡果,但它如同隱藏在熱氣下的火,逐漸焚燒著,而終讓心懷憎恨的人身受其害。

◆「偏見」是進步的最大阻礙。

◆敵意不能鎮壓敵意,放棄敵意方可消弭敵意,此乃古今通則。

◆自卑感是人格的泥沼,一旦你身陷在裏面,便會失去上進的勇氣。

◆哭泣,不能減少昨日的哀傷,只會消除明天的力量。

◆疑心是友誼的毒藥。

◆一個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!

◆自私——是一種慢性毒藥。一旦上癮,即不能自製,倘至飽和的程度,會使人生充滿痛苦與失望,終歸毀滅。

◆處罰,必須基於一種瞭解,才能發揮感化的作用。

◆盲目的熱情,不但無益,且足以害事。

◆拖延是不能成事的,只會讓自己在最後關頭焦頭爛額。

◆「幸福」是沒有後悔之後的滿足。

◆信義是最寶貴的財富,實話的味道最好,智慧的壽命最長。

◆知足心地寬,貪得宇宙狹。

◆少吃儉用,免紛擾於心田。知足除貪,播馨香於意地。

◆滿桌好菜,不如飽。綾羅綢緞,不過暖。

◆要能忍受落葉禿枝的醜陋,才有重新綠意盎然的時節。

◆人一悲觀,智慧就會枯萎,繼而失去判斷力,而不知所措。

◆此許忍耐,價值勝於大量智力。

◆虛幻不能產生真實,就像骯髒不能產生清潔一樣。

◆追求名利之人,如以手掬水,掬得一時,終會流失。

◆越是想把自己背負的痛苦推到一旁,它越是成為一種負擔。

◆學習拔除因無知而來的頑劣與叛逆,任何時候都不嫌太晚。

◆如果想更上一層樓,就不要以現在的成就為滿足。因為,人是很容易停步不前的,如果你以現在的自己為傲,等於宣告了你的毀滅。

◆在惡意的人群中不懷惡意,在拳握刀拔的人群裏言行溫順,在與執著的人相處而能不執著,是謂聖者。

◆在人與人之間有爭端發生的時候,無論爭執的程度如何不同,一定是互爭的兩個都不好。如果只有一邊不好,爭論便無法燃起。火柴,是無法在鏡子那般光滑的表面擦出火來的。

◆「知恥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。無有羞恥心的人,容易陷入罪惡火中。

◆當死期將至的時候,皇上和奴才又有什麼分別呢?若有人掘開死者的墳墓,他必認不清那個是貧?何者是富的?

◆高手仗著名氣,由於自認為熟練,而無法知道自己亦有拙劣的地方。拙者,本來就嫌工夫不到家,對其拙劣之處固然不知道,偶有高明的地方,往往亦不自知。因此,無論高手或拙者,都應相互切磋學習。

◆凡栽下不良的種子,而期盼有好收穫的人,是徒勞無功的。

◆一知半解,適足以歪曲真理。無知無解,則根本不懂得真理。

◆人之所以痛苦,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。

◆成功者的思想有如一把鋼鑽,只朝單純一點的——驀直鑽去。

◆若想成為堅強的人,則必須像水一般,沒有障礙物時,水便流動。裝到四方形容器,它就成為四方形,裝到圓形容器,它就成為圓形。因為,水有這種謙遜的性質,所以,它比任何東西都重要,比任何東西都強。

◆贏家像河流一樣,他們找到一個管道,便循著這個管道前進。失敗者像沼澤,他們到處遊移,什麼事都只做一點,結果一事無成。

◆責任與自覺,是成功的開罐器,配上毅力及勇氣,打開了這一層「阻礙」,就能享用罐內豐盛的成果了。

◆充滿熱誠的人,會像磁石一樣,深深吸引四周的人。

◆知足的乞丐,強過貪求財物的富翁。

◆快樂就像一副眼鏡,可以校正你心靈的視力。

◆快樂有如香水,向人灑得多了,自己也必沾上幾滴。

◆土木工程的技師,懂得如何疏導水流,箭匠能把箭做得十全十美,木工能把彎彎曲曲的木材,刨至平滑。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整頓自己。

◆別人教給我們的真理,只不過像義肢、假牙裝在我們身上而已。唯有通過自己的思索獲得的真理,才是屬於我們的。這樣的真理,才能為我們所運用。

◆每一個人都要親身經歷,才知道爐灶是燙的。

◆德行——是我們所該追求的,是盜賊無法搶,暴君無法侵害,你死後仍能留下來,絕不會腐朽的財富。

◆在你的內心裏,有一塊磁鐵,可以吸引真正的朋友,那塊磁鐵就是「無私」,也就是處處先為別人著想。

◆有理不在聲高,事實勝於雄辯,娓娓道來勝過言詞激烈咄咄逼人。有些事理,說不如不說好,乾脆任其火燒牛皮自轉彎。

◆修行就好比彈琴,琴弦張得太緊或太鬆,都無法彈奏出美妙的樂音。過分勇猛的修持,但忽略了修行所需要的腳踏實地、按部就班,可能會導致反效果。因為,過與不及,都是不正確的態度。

◆從智慧的土壤中,生出三片綠葉:一片「好的思想」、一片「好的語言」、一片「好的行為」。

◆人生最甘美的東西,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。香料必須經火燃燒,才能發出濃郁的香氣,泥土必須耕鬆,才適於下種,麥子必須磨碎,才能做成麵包,一顆破碎的心,最能體會到豐盛的喜悅。

301~400則

◆「過去」只是一個序幕。倘若一直懊悔在以往的錯誤中,因而自暴自棄,不知珍惜擷取經驗,把握現在,則如駕駛車子時,老望著倒後鏡一樣,會因此而疏略了前面的道路。

◆輕信傳言者,終至以追悔的牙,咬傷自己的手。

◆有智慧而不將其貫注在生活中的人,有如一個隻耕田而不播種的農夫。

◆如同雪花不著痕跡的降落地面,人生看似不重要的事,一件接一件的發生。如同雪花堆積,我們因此養成了「習慣」。一片雪花降落雪堆,看不出雪堆有什麼變化,一個舉止不論如何顯著,也不能造成人的性格。但是,如果暴風雨引起雪崩,掩沒山下的住戶居民,就像惡劣的習慣一經引發,便會掩沒真理和美德。

◆人有兩隻耳朵,一個舌頭,其意義在使我們多聽少說。

◆謠言就像泡沫一樣,你愈攪和,泡沫就越多,不管它,它反而消失了。

◆不要拘泥於自己的意見,我們必須拋除偏見,才能以完全自由的頭腦來判斷事物。不顧風向的轉變,一直張著帆航行的航海者,絕對到不了他的目地的。

◆一隻猛鷹,在練習飛行時,總是隨風而飄,但當它遇見了危險,轉過頭來迎風而飛時,卻往往能飛得更高。

◆飛蛾不知道被焚燒之苦而撲火,魚兒不明危險的而上鉤。但我們雖然很清楚,不幸的網將為我們張開,卻仍然離不開官能的享樂,從這一點看來,人類實在是不聰明啊。

◆人生,像一個喝醉酒之後爬在桅杆上的水手,隨時都可能跌下來。

◆我們不可能全部都做英雄,總得有人坐在路邊,當英雄們經過時,為他們鼓掌叫好。

◆結局良好的乞丐,強過毫無成就的領袖。

◆過合理生活的人,就如同提著燈,遠遠照亮前方而行走的人;這樣的人,永遠不會走到燈光所照著的盡頭,燈光永遠在他前頭引導,引他前進。

◆一個鐘擺的功能,不在於速度,而在於準確。心智的敏捷並非長處,而在於深沉。

◆就像雙手掏起的沙粒,從消瘦的手指間快速泄下一般,時間沙沙地溜走,它們是多麼短暫和寶貴!但念無常慎勿放逸。

◆大部分的人生問題,都能像解代數方程式一樣得解,其解答都表現出一種「最單純的形式」。

◆生命的展現與回復,乃至消失,猶如水的循環,蒸發在陽光中,而後又凝聚為雨露。

◆生命就像一部縫紉機,你放下去什麼,就裁出什麼。

◆水能熄滅熊熊大火,挽救即將付之一炬的房屋。同理,懂得觀照的智者,也能將自我或外在環境的憂患,消之於無形,宛如一陣風吹散棉絮一般。

◆如果想要自己的生命韻律優美,就必須調整好心靈的收音機,使心中念念平和,自然我們的心靈就會澄淨,才能接收到和諧的韻律。

◆信奉外在的世俗法則,就等於佇立在街燈下,只有在燈光照耀的範圍內是明亮的。但歸依宗教的人,像手上提著燈籠,他一直往前走,光芒就一直在他的前方,鼓勵著他前進,隨時在他前方,為他展現具有新鮮魅力、明亮的空間。

◆同大多數會飛行的動物比較起來,蜜蜂何其藐小,然而,它釀的蜜卻是最甜美的。

◆象總是被畫得比實際還小,跳蚤則總是被畫得比實際還大。

◆喋喋不休的人,像一隻漏水的船,每一個乘客都想要趕快逃離他。

◆小事情往往令人苦惱,你可以躲過迎面衝撞而來的大象,卻避不了蒼蠅的侵擾。

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,往往在於———人太喜歡用言語造門,用心打鎖。

◆如果將一隻硬幣放在空氣中,久而久之它必氧化而生銹。同理,一個人若不能時常磨煉自己的身心,也會像鐵一般,於不知不覺中腐朽。

◆做事如果缺乏至誠的信念,就很難成功;既使成功,也如同建築於沙灘上的閣樓,經不起風吹雨打,並難逃傾覆的命運。

◆蝸牛靠著它的毅力,才能爬到安全的地方。

◆老是在球後面慢慢走的人,永遠不會成為選手。

◆效法郵票—緊貼一物,直達目的。

◆事情所表現的具體性後果,都是由某種看不到的力量所產生的。在我們聽到槍聲以前,子彈早已發射出去了。決定性的事情,乃完成於思想之中。

◆要求所有人,都和你持相同意見,是不可能的,就是因為意見分歧,才會有「賽馬會」的產生。

◆言語,應像夜空中溫柔的星星,不該像除夕夜的爆竹。

◆像淺溪一樣終日不滿的人,是無法把握現在的,而像大河般浩蕩、沉穩又波瀾不驚的人,對自己的生活,必定充滿喜悅。

◆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,毫不破壞花瓣的美麗和芬芳一般。仁者隨緣而住,亦只是吸取智慧,而不迷失於他物之中。

◆一支溫度計,只能反應它周圍環境的溫度,但一支自動調溫器,會隨著環境來改變它的溫度,你是要如一支溫度計還是自動調溫器。

◆假如一個人手未負傷,他碰到蛇的毒液也不會有問題,健康的手,毒液對他並無危險。自己不製造惡,惡對他就沒有毒害。

◆謠言,像是一個老太婆,你只要任憑她們,在那裏嘮嘮叨叨,喃喃自語就好了。

◆人,應善於控制自己的感情,才能將強烈的情感導向正軌,發揮有效的力量。就好比蒸汽機的氣體,奔騰澎湃,一定要給予適當的調節與引導,才能合於正用。

◆當我們坐在移動的船上看船,並感覺不出船的移動,但假如我們看船外之物,例如眺望遠岸,便立刻能感覺出來,人生也有與此相同的情形。

◆請別小看煮蛋這件事,它也是有秘訣的,所謂的秘訣就是「循序漸進地,去完成一件事情。」

◆如果醫師治不好你,那麼就讓這三位來為你醫療。第一位名醫稱為「節食醫師」,第二位稱為「平靜醫師」,第三位稱為「快樂醫師」。

◆從來不運動的人,即使只是激烈行走,亦可能導致心臟麻痹,空腹時,一下子吃得過飽,則可能引起腹痛。可見,突然採取極端的行動,都會產生抗拒反應。因此,我們的一言一行,都不宜極端。

◆蒼蠅無法飛進緊閉著的嘴。

◆「嘲謔」與「譏諷」,像嚴冬刮過臉的冷風,是會傷害人的。

◆為了拔除紮在腳上的刺,往往必須借助另一根刺,而腳上的刺一旦拔除,兩根刺同時都可以丟棄。同樣地,為了除去蒙蔽「真理」的無知,知識有其必要性,但要知道,知識,它只不過是一種工具。

◆小苦惱,會使我們脫離自己,可是大苦惱會使我們回到自己。有裂痕的鐘,聲音是混濁的,把它分成兩半,聲音將又變得清脆。

◆煩惱,並不會因為我們拉高被單,蒙住眼睛,拒絕面對它而放過我們。

◆煩惱像一把搖椅——它可使你有事做,但卻不能使你向前一步。

◆積累塵土千萬堆,便可形成崇山峻嶺,彙集無數溪流,便可形成長江大河,大智慧的人,對各色人等的意見,兼收並蓄,雖自認正確,而不排斥他人的不同意見,如此,才可認識真理。

◆假如風雨來襲的時候,我們看到有人不修屋頂,不裝門窗,而奔向戶外去風吹雨打,並對著風雨咆哮,命令風往右吹,雨往左移,我們一定會說這個人是個瘋子。可見,當我們不根除自己內在的惡,只是對著世界上的種種惡行發脾氣,與上述的做法並無兩樣。要根除世上所有的惡行,並非我們能力所及,假如世人能從教導別人轉而多教導自己,世界上的惡將會逐漸減少,大家也將會活得更輕鬆、愉快。

◆作偽的人,常能裝飾至最美麗,猶如燃放煙火,雖一時璀燦,不久亦熄滅。一個人行事的真偽,是逃不過他人的眼睛的。有內心的信實,始有外在真誠的表現。

◆把理性做不必要之用途的人,就像黑夜裏才有好眼力,大白天反而盲目的貓頭鷹,他們將理性用於徒勞無益的學問時,雖然顯得非常銳利,但,真理的光射向他們的時候,卻什麼都看不到。

◆當你為別人不公平的指責而氣惱時,記得只要自己心安理得就好。凡事盡力而為,然後再張開一把心靈的保護傘,躲開責難的雨滴,不要被那些風言風雨把你淋濕了。

◆怠於今日者,明日更難矣。

◆不知把握因緣虛心學習的人,就有如放在碗裏的湯匙一樣,即使浸浴在瓊漿玉液裏,他也感覺不出來。

◆飛入暴怒裏的人,通常很難著陸。

◆如果以厭惡之情對待世界,就如同戴上墨鏡般——眼前一片陰暗。

◆尖酸刻薄的朋友,好像匹野馬,不管誰騎在它的背上,它都照樣嘶叫。

◆在這世上,絕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。瞋、嫉或執意的報復,對人對己都百害而無一利,這是一種無知與愚癡的表現,唯獨以無怨才可止息,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。如果,生生世世都在恩怨的漩渦中翻滾,結果將導致兩敗俱傷,就有如刺人的蜜蜂,當它將身上那根刺拔出來之後,自己的生命也結束了。

◆無知的情欲,會如同藤蔓般不斷蔓延下去,他就像尋找果實的猿猴,飛跳於森林中的樹叢之間,從一種生活徘徊到另一種生活。被這種充滿毒害的情欲所俘虜的人,他的周圍將纏繞著各種煩惱,如同藤蔓之層層纏繞。反之,克服自己強烈欲望的人,一切煩惱都會如同兩滴從蓮葉滾落一般,從他身邊消失。

◆可怕的念頭,就像一陣驟雨,把向上的山路蒙住,看不見山徑了。

◆人的生活,雖是自轉的輪子,但這個輪子,卻由它無限小的旋轉,而轉向四面八方,而後轉入新的、無限大的輪子裏。

◆「痛苦」是一件很有用的東西,它好像蟾蜍,雖然醜而且有毒,但頭上卻帶著一顆珍珠。

◆憤怒之於我們的生活,就像軍隊之於國家的關係一般,由世界局勢來看,國家需要軍隊,但若讓軍隊主宰一切,則國家會失去一切。

◆有自尊心而無自信心的人,等於一座房屋有棟無梁,它的維繫力必然很脆弱。

◆想要滿足自我的欲望,就等於是用稻草去熄滅火一般,無法止息。

◆一個沒有歡笑的人,就如一輛沒有彈簧的貨車,每當經過不平的路面,裏面的人就得飽受顛簸之苦。

◆危困,可以考驗一個人的耐力,安泰的境遇,任何平凡的人都能適應。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,所有的船隻,都可以並駕齊驅,但當命運的鐵掌擊中要害時,卻只有大智大勇的人,方能泰然處之。

◆現代人生活的腐敗,尤其是愚劣的情況,大部分是由於他們陷入爛醉狀態,無法自拔而產生,爛醉的人又如何靜下來,做他在世界上該做的事呢?

◆人們不會去搖撼貧瘠的樹林,只有那些掛滿金色果實的,才有人用石子打它。

◆財富如同肥料,一直堆放不動的時候,便會腐爛發臭,散佈開的時候,卻能使土地肥沃。

◆沒有比欲愛更烈的火焰,沒有比憤怒更不吉祥的骰子。被欲愛驅使的人,就如同陷阱中的兔子般,怎麼跑也脫不了身。

◆罪惡的歡樂,如有毒的麵包,雖然它可療饑一時,但到後來卻換來死亡。

◆我們所犯的惡業,雖如新擠的牛奶般,不會馬上凝固,但它卻像被灰燼掩埋著的柴火,那嫋嫋青煙,永遠跟在你的背後,擾亂你心靈的安寧。

◆喧鬧(雄辯)已被證實沒有什麼價值,就拿一隻母雞來說,她只生了一顆蛋,就咯咯的大聲啼叫,感覺自己好像生了一顆小行星似地,那麼了不起。

◆如果兩個人互相敵對,那是兩個人都不好。你在零上面無論加多少個零,答案還是零,懷有敵意的人加在一起,出現的終究還是敵對狀態。

◆無論多壯實的樹,如果許多鳥兒不斷的飛來螫樹幹,吃樹葉,不多時日,樹自然就會枯死。同理,喜歡喧鬧奢華的人,終究會為奢華所牽,而成了妄想的俘虜,而看不清楚自己的心。

◆用繩子綁有腥味的魚,繩子就有了腥臭味,手握了那條繩子,手也會留有腥臭味。同理,我們受到來往交接的人影響甚大,他們可能使我們變好或變壞,這點務必要留意。

◆憂慮是思索的毒化,使你於同樣的狀態中轉圈子,並阻遏了一個人的生氣及活力,讓你在同一點上,反覆痛苦,失去了觀照的智慧。

◆冷酷的「傳言」如在車輪上滾動,在它前進中每經一手,都替它加上潤滑油。

◆唯有穿鞋的人,才知道鞋的那一處擠腳。

◆把石頭丟進大河,河水並不受到影響,有信仰的人,若因別人的惡評而心亂,他就不是大河,而只是水塘。

◆說謊的人,好像是希望自己隱藏在濃霧裏,如果他左右移動,就有碰著真理的危險,因為,一俟濃霧消散,他便完蛋了。

◆佛說一切法,對治一切心;我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

◆諸法到頭皆是幻,萬緣放下少留情,大地山河一片雲,太陽一出便無蹤。

◆千年石山古人蹤,萬丈岩前一點空,明月照得常皎潔,不勞尋討問西東。

◆菩薩不隨世俗境,常念知足身心清,安貧守道平等性,惟慧行持入正心。

◆若依空談德不行,習病非治轉向深,貪瞋漸漸變惡行,殺害慧命佛難生。

◆忠誠老實不貪心,道在心中勿外尋,善惡因果自己種,苦樂因緣隨心生。

◆惹上是非身心貪,忍吞一氣值千金。諸事若能尋常性,耐火不燒功德林。

◆若能寬讓口無諍,耐平心火福祿生,若能安靜暴燥性,耐息瞋恚吉祥身。

◆見諍終日喧嘩生,久遠難能得清心,若依言論求明性,枝葉亦可偽作根。

◆或向溪前照碧流,或向岩邊坐磐石,心似孤雲無所依,悠悠世事何須覓。

◆久住寒山凡幾秋,獨吟歌曲絕無憂,饑餐一粒伽陀藥,心地調和倚石頭。

◆白雲朝影靜,明月夜光浮,身上無塵垢,心中那更憂。

◆一片烏雲,就能遮住陽光。

◆一線斷散,就能散失一串珍珠。一種思想,就能毀滅一個靈魂。一句言詞,就能傷害一顆心靈。

◆大事難事看擔當,逆境順境看襟度;臨喜臨怒看涵養,群行群止看識見。

401~500則

◆安祥是處事第一法,謙退是保身第一法;涵容是處人第一法,灑脫是養心第一法。

◆立身十戒:
1.謹言行以寡過。  2.節飲食以尊心。    3.省嗜好以養心。
4.耐煩勞以盡心。  5.慎喜怒以平氣。    6.戒矜張以集事。
7.崇退讓以合眾。  8.慎諾言以全信。    9.減耗費以惜福。
10. 存悲心以養德。

◆我們可由三條路通往睿智:
第一——思索之路,這是最崇高的道路。
第二——模仿之路,這是最容易的道路。
第三——經驗之路,這是最艱苦的道路。

◆不須說而言,這是多說,多說必招怨;不當言而說,這是瞎說,瞎說要惹禍。

◆禽獸皆有日長進,人性更明精進心;若受微苦身難忍,何能功德眾歡欣。

◆山近月遠覺月小,便道此山大於月;若人有眼大如天,當見山高月更闊。

◆為人老實不誑誇,待人接物眾歡喜;學佛慈悲無你我,善行功德如恒沙。

◆任性逍遙,隨緣放曠;但盡凡心,別無聖解。

◆萬境本閑,唯人自鬧,心若不生,境自如如。

◆著意求真真轉遠,凝心斷妄妄更多;道人一種平懷處,月在青天影在波。

◆嶺上多白雲,只可自怡悅;不堪待君贈,自是第一流。

◆菩薩清涼月,常遊畢竟空;眾生心水淨,菩提影現中。

◆寒雨瀟瀟風滿林,蓮花漏水夜沉沉;誰知舉世難醒夢,儘是光明般若心。

◆手把青秧插滿田,低頭便見水中天;六根清淨方為道,退步原來是向前。

◆「認識你自己」,那麼生活就會簡單多了。

◆唯有無我,才能獲得快樂。學習對人慈悲,它是治療暴躁性情的唯一處方。

◆凡事要以利益別人為前提,自己吃虧沒關係,如果事事只想利益自己,無明煩惱就會一大堆。

◆我們要將生命化為一種享受,而不要讓它成為一種負擔。妄想、執著即是負擔。

◆在別人和我們分享幸福的時候,自己的幸福,也同時跟著增長。

◆大肚包容,了卻人間多少事,滿腔歡笑,笑開天下古今愁。

◆無明使人兩眼一抹黑,追求著遷流變化,虛幻不實的東西。由於執著假有的力量,而引出更多幻覺,成了自己的受害者。當你用智慧透視了一切,此時周圍的世界,才是以真象出現的,也因此覺悟到,自己不過是時間空間的奴隸而已。

◆世間所有的緣起,無一不是要啟發我們的覺性。

◆不要抗拒命運,不要抱怨因果,直接接受它,煩惱就會減少,當下放下,煩惱即無奈你何。

◆眾生總是透過自己的感覺和知覺來眺望外界,再以此做判斷來採取行動,習慣以自我中心來看待所有的事物。

◆你要處理你這顆心,也不能離開你現在所有的念頭。

◆所謂「禪」,是指不管何時、何地,皆能心平氣和的生活。

◆我們沒有抱怨人生的任何權利。假如你對人生感到不滿,那只是表示我們對自己感到不滿,因為,因果從不誤人。好好的面對現實,並接受果報,將會比怨天尤人,更具實際的幫助。

◆修行人不管到那裏,都要保持平常心,無掛無礙、清淨自在,而修行就是要修這點自在。

◆若肯當下休,便可當下了。

◆修行,即是將執著的力量化為無的觀念,透視它的無常性、無永恆性、因緣和合性。

◆拒絕煩惱的人,永遠得不到菩提,逃避煩惱,就是逃避菩提,因為煩惱當下悟道,就是菩提。

◆佛教徒不能只單靠一股熱忱,必須配合法的喜悅,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崗位上。

◆當悲哀在我們耳畔低語,生命是我們難以忍受的重擔時,我們需要勇氣才能面對煩惱,將其轉換成啟發本性的動力。

◆抓蘆葦時不小心會傷到手,錯誤的求道方法也會使人毀滅。

◆文字或聲音的毀、譽、讚、謗,並不是因果的判決者,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及行為,才是最重要的。

◆每個人應當懷著一顆虛空的心修行,有時我們可能無法受到肯定或賞識,但堅守本分、腳踏實地的鞭策自己,依舊是個人精進的正道。

◆我們所行的善惡,未必能在一定時間內求得報應,善與惡,是在超越時間的領域被完成的。在那個領域,雖然看不到報應的明顯痕跡,但毫無疑問地,我們已經在我們的良心裏,意識到它的存在。

◆修行人不可一直在對與不對中打轉,要從忍辱下手。

◆所有活著的東西,都怕苦也怕死。認清你自己也是其中之一——「避免殺生吧!」不要由你引起苦惱或死亡,要尊重所有的生命。

◆尺有不能量短的時候,寸有不能量長的時候,每樣事物都有它的缺陷之處,所以再高的才智也會有蒙蔽之處。

◆我們為了求生存而學習,而將種種學習,轉化成一股強烈的執著,進而固執自己的習性,以為這就是真理。

◆共業推動著歷史及宇宙的流行運轉,這股巨大力量所形成的局面,即是眾生所共同承受的果報。普渡眾生的目的,在於以大眾的力量來轉回,所以我們要自利利他,有因緣就要度人學佛。

◆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。不懂佛法的人,只看到果報,而終日惶惶,恐懼災難的來臨。佛法乃是教人看清苦的因,時時檢討自己的思想、言行,以遠離惡果。

◆把舞臺上的裝置卸下的時候,我們就會意識到,我們一直把它當成現實的東西,原來只是個假像。人活著也只不過是——不斷的從一個假像,轉移到另一個假像。而死亡的剎那,則是將現實作最真實的展現,從這層意義來看,死的最後一念是很重要的。

◆當死亡襲擊我們的時候,無論子女、父母、親戚或朋友,都幫不上一點忙。有信仰、有智慧的人,深知死亡的意義,而能立即掃淨安心立命的道路。

◆突然不加思索的想起死,是不必要的,重要的是正視它、認識它,並接受死在一步一步接近我們的事實,卻又能平安、喜悅地活下去。

◆當你為過去的回憶煩惱,為未來的事擔憂的時候,你應該想起生活只是存在於現在的。當你對現在的生活傾注全力的時候,對過去的煩惱,以及對未來的擔憂都將會消失的。

◆所謂時間是一個極大的幻影,時間不過是我們用來瞭解事物或生活的內在棱鏡。對至高的理性而言,並無「時間」之存在,未來也是現在,時空只不過是我們藉以利用有限存在的無限存在。

◆佛陀說:「已經開始過靈性生活的人,就等於已把光帶進幽暗的屋子裏,黑暗即刻被驅散了,只要堅持這種生活,你們的內心,一定能成為一個光明世界。」

◆真正的宗教,必能回答最抽象的問題,並且可以從這些答案,來解決人生最實際的問題;同時,在每個人心靈中及人類社會生活中,建立鞏固的精神世界。

◆貪欲、瞋恨、愚昧、傲慢、疑惑、邪見等會影響說話與行為,久而久之,成了習慣,便有一種力量,這就是苦惱的招集者,名為眾生的苦因。

◆小惡不斷——殊不知,這種一時能騙他人耳目的犯行,養成習慣後,總會在意想的時候浮出表面,而在無意識中,鑄成恐怖的惡行。

◆快樂來自於以感激的心情,去接受眼前的生活。

◆惡事向己,好事與他,利他忘己為慈悲之極也。

◆喜歡歸罪於別人的人,是一種缺乏勇氣的態度,以及懦弱的表現,佛弟子應時時具備,一顆瞭解責任與知反省的心。

◆什麼樣的人是善良的人?一個人只有達到真正的宗教境界時,才能算是善良的人。然而,所謂的善是什麼呢?最重要的是指智慧與意志的和諧。

◆心裏只有「利益」這一念頭的人,除了所謂「利害關係」的道德,便無其他道德,除了「物質上的幸福」這個宗教,並無其他宗教。

◆小善行,親切人生。大善行,高尚人生。

◆我們要有一顆對任何人都能合掌的心。

◆無論你願不願意,身體像有時間性的東西一樣,隨著年歲的增長,而逐漸衰老,被我們當成真正生命的東西,將慢慢枯萎消失,而真正的、不斷成長的、不朽的生命往往到最後才覺醒。既然如此,倒不如從一開始,就認清這樣的生命,過充實的精神生活。

◆願我如日普照一切,不求恩報,眾生有惡悉能容受,終不以此捨誓願。

◆當一切都顯得不可靠,短暫並且反覆無常的時候,只有德行——在深深地往下紮根,而且任何力量都無法拔除它或摧毀它。

◆富貴家宜學寬,聰明人宜學厚。

◆若只是施捨一些物質或金錢,這只是一時性的救助方法,短暫的效果消失之後,依舊又要回歸到原來的日子。倘若你教導眾生永恆的智慧,以及足以讓他發奮圖強的真理,他將靠自力邁向光明的前程,這是根本性的救助方法。

◆盲目地尊重不合時宜的傳統,認同那些已經毫無意義的種種制度、習俗或法律規章乃至宗教儀式,將比不尊重傳統者,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
◆就像箭頭沒有拔出,就在傷口塗上膏藥一樣,單靠教理而不行持,是徒勞無功的。

◆以慈悲利物,以智慧覺人。



◆入佛法之海,以信為根本,渡生死之河,以戒為船筏。

◆佛法在日用平常中,在方寸心田中,長養悲、智、行、願。

◆一句良言,好比一顆優良的樹,其根底是深固的,其枝條是高聳入雲。一句惡言,恰似一顆惡劣的樹,從大地上連根拔去,絕沒有一點安定。

◆愚癡的人,會把甘露化為毒藥,有智慧的人,能把毒藥化為甘露。

◆行善之人,如春園小草,不見其長,日有所增;作惡之人,若磨刀礪石,不見其損,日有所虧。

◆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,以無心了天下之紛諍。

◆和氣平心,如春風拂弱柳,細雨潤新苗,何等舒泰!何等感通!

◆信仰帶給人生力量,也帶給生命希望。

◆我們應當用有限的生命,來孕育無限的慧命。

◆根源於真理的思想,方能顯示其尊貴與永恆。

◆最真實的偉大在於仁慈,最真切的智慧在於歡喜。

◆見過所以求福,反己所以免禍。常見己過,常向吉中行矣。

◆無量功德是從——信心、隨喜、感恩而生。

◆你要超越你自己,才能真正得到知足與安祥。

◆人常想病日,則塵念自息,人常想死日,則道念自生。

◆道風德香熏一切,智恬情泊慮凝靜。

◆「如來」,本無來去,應緣而已。

◆知恩為大悲之本,開善業之初門。

◆快樂是因放下而成就的。

◆安逸的人藐視災禍,災禍卻常常等待滑跤的人。

◆切不要因為人所知,或不為人所瞭解而傷心,因果自有定論。

◆話多不如話少,話少不如話好。

◆君子絕交,不出惡言。

◆我承認我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人,因為,我不敢做任何一件壞事。

◆美德是健康,惡習是疾病。

◆人生本來就是苦的,咱們別再把它苦上加苦吧!

◆有些人終身向幻影追逐,所得也只是幻影似的滿足。

◆眾生由於分別現在因緣幻化之假相,所以妄念不斷。

◆布施,並不是為了求得別人的回饋,而是降伏自己的慳貪。

◆「愛欲之人,猶如執炬,逆風而行,必有燒手之患。」以淡泊的心態來處理欲望,不要刻意去鑽求,任由自己的心念,去攀緣無窮的欲望。

◆假如,你正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,事實上,使你痛苦的,並不是事物的本身,而是你對這件事物的觀感。

◆孝養父母,為百行之本。生時以孝養為先,回報養育之力,死後以追孝為本,致力報恩。

◆注意自己的思想、言論,以及一切邪惡的行為,當你能注意到並保持它們的純淨時,你就已經踏進真理的道路。

501~600則

◆世間人以「有」,來享受生滅法的人天福報;菩薩以「無」,來享受不生不滅,戒、定、慧的喜悅。

◆你現在的起心動念,決定了你的行為,而你現在的行為,也影響到了你的將來。

◆誠心和氣,勝於調息觀心。

◆「忍耐」,是醫治憂煩苦惱的仙丹妙方。

◆痛苦與歡樂,像黑暗與光明,相互交替,只有知道怎樣使自己適應它們,並能聰明的逢凶化吉之人,才懂得怎樣生活。

◆除自己之外,想去尋找罪惡的根源,如此,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懺悔。

◆人能夠欣然承受惡言之毒,有如喝甜美果汁一般,則堪稱為「有力大人」。



◆若因想獲得別人的讚美,或是來自出鋒頭的貪婪心,即使是難得的善行,也會產生負面作用。

◆欲淨其土,先淨其心,心淨則土淨。

◆心淨本體現,水清月影明。

◆「慈、悲、喜、捨」是佛弟子最基本的,道德修養準則,所以出言吐語,應該親切柔和,別人自然容易入耳,歡喜接受。

◆留給子孫最佳的遺產,是光明無瑕的品格。

◆你能靠慈愛與親切,來解除敵人的武裝,柴少了,火自然會熄滅,慈愛與親切,可以削除暴力。

◆愛心與善意,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部分,即使小小的,默默的、不知不覺的。

◆生命比你想像的更容易完成,只要你能接納其不可能的部份。

◆現在的起心動念,製造往後的六道輪迴。

◆一個人領悟到,人生就是盡義務、犧牲、奉獻,他才算擁有深刻的智慧。

◆世間人把享樂、奢侈稱之為幸福,而我卻認為「無所求」才是最高的幸福。

◆享受現在所有的一切,你應當時刻觀照知足。

◆一個人,若對自己的生活意義,缺乏明確的瞭解,或缺乏信仰,便會茫茫然地虛擲生命。

◆「悟道者」——不因利害、毀譽、褒貶、苦樂等而動搖。畢竟這一切遲早都會成為過去。

◆「時間流逝」——我們習慣如此說,但時間是靜止不動的流逝的是我們啊!

◆「水流任急境常靜,花落雖頻意自閑。」人常持此意,以應事接物,自心何等自在。

◆如果你不低估自己,而朝著目標默默耕耘,豐收必然可期。

◆著眼於事情之結果,較顯示於外表上一時的成功,更具有處世的智慧。

◆如果能夠腳踏實地,一步一步地,走在人生道場上,則隨時隨地,都能找到真實。

◆佛弟子應將平等不二,納入自己身心日用中,使妙法從自身中表現,因佛性而成佛,轉凡心而成佛智。

◆涅槃,是大火中的清涼。

◆生命中沒有信仰的人,有如一個沒有羅盤的水手,在浩瀚的大海裏隨波逐流。

◆福莫福於少事,禍莫禍於多心。唯多事者,方知少事之為福;唯平心者,始知多心之為禍。

◆一句彌陀一寶蓮,聲聲念出自心田,世出世間思惟遍,不念彌陀更念誰。

◆掘陷阱者自落圈套!傷人者自歿其身,而不知災從何來?

◆別人的理由對,我的理由不對,我歡喜讓之;別人的理由不對,我的理由對,我亦虛心包容之。

◆無相即是中庸,設立任何一點,即非中庸。

◆我不認識何謂「君子」,但看日間每事肯吃虧者便是;我不認識何謂「小人」,但看日間每事好佔便宜者便是。



◆凡事受了責備,錯誤就被顯現出來,能顯明的指出你黑暗面的人,便是善知識。

◆時常自我持戒者,能善於統一自己的心念;時常內省自身者,能度過自己想渡過的激流。

◆戰勝一千個敵人,不如超越自我一人,此人方是真正的勇士。

◆不要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淵,要記住!「時間總會過去的」。

◆大凡聰明之人,極是誤事,何以故?惟其聰明生意見,意見一生,便堅持之,且不忍割捨。

◆人的意念,可以化為行動,善念成就光明,惡念導向黑暗。

◆黑暗的想法,會造成黑暗的命運,光明的思想,則會為我們帶來光明。

◆我們無始劫以來,最大的毒瘤就是一個「我」字,眾生無法染淨不二,因此放也放不下,躲也躲不開,痛苦不已。

◆用盡一切心機,不如一個無心機可用之人。

◆最甜蜜的聲音,是仁慈的話,它永遠帶來陽光。

◆瞋恨心一起,對事物看不順眼,即自惱惱人,執人我是非,菩提心的種子,就會被瞋心全部銷毀了。

◆如同暴風雨破壞水的平靜與澄明,情欲、不安、恐怖、煩憂,將妨礙人認識自己的本性。

◆菩薩不覺餘事,只覺自己。何以如此?因覺自心者,即覺一切眾生之心。

◆總以功利念頭看待事物,則這世界將無尊貴之物。

◆信仰,不能由人數的多寡來決定,根本不懂信仰的人,才會以人數來衡量信仰的真實性。

◆勿追過去,勿慮未來。過去已逝,未來未至。故——對現在所擁有的,仔細觀察吧。

◆菩薩對有因緣的眾生,以言語度化,對於沒有因緣的眾生,以德行度化。

◆生命易逝,不容輕擲。

◆莫煩惱前頭失處,且喜樂今日覺處。

◆律己宜帶秋氣,處人須帶春風。

◆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
◆一個人不瞭解生命,生命對他來說,是一種「懲罰」

◆人只有超越情欲,在和平之中,才有可能產生美好的事情。

◆人的情欲,一開始雖然只像蜘蛛網,後來卻變成頑強的粗繩。它最初看起來像陌生人,後來像客人,最後卻變成一家之主了。

◆「語言」對人類而言是件美事,不要由於說話,而降低了自己的人格。

◆一個技術高明的木匠,毋須因未受到外行人的讚美而傷心。

◆把人導致大不幸的最常見誘因之一——就是「大家都如此」這句話。

◆有一件絕不容置疑的事——即「死亡」就在未來的某一點等待著我們。「人生,就像飛過室內的燕子」,我們不知從那裏來,也不知將往何處去,在我們之前、之後都是一片黑暗。

◆當最後時刻來臨時,這一生是否有好食物吃、有好衣服穿,是否留下大量財富,披戴過榮譽的桂冠,或曾經受辱,是學者或是不學無術的人……這一切對我們來說,又有什麼意義呢?重要的是,如何完成生命的覺醒。

◆人們不會在流動的水面上,去映照自己的形像,只有在清澈平靜的水面上,才可看清自己的容顏,也只有平靜才可平息躁動的心緒。

◆一個人為了生意興隆,而染患胃潰瘍或心臟病,能算成功嗎?就算讓你得到了全世界,卻失去了健康,那對你又有什麼好處呢?還不是一次只能睡一張床,一天只吃三餐,就連清道夫也可以做到這些,他們甚至吃得更香,睡得更甜呢!別拿自己的生命,去交換所謂的「商業成就」。

◆生活其實很簡單,但是人們非得讓它變得很複雜不可。

◆有時以最簡單的方法,卻能夠解決最困難的問題。

◆若你面對著一棵樹,只顧著看樹上的一片紅葉,那麼其他的葉子都將視若無睹。如果你不看這片葉子,而無心地只看一顆樹,則所有的葉子,都會在你視野之內。

◆世路上的風波,翻翻覆覆,不可預料,只有「謙和讓人」最好,讓了人,那麼爭者不爭了,忿者氣平了,怨者消解了,天下最大的禍害,都能消滅在一個「讓」字當中。

◆一個人若不懂得苦惱的好處,即表示他還沒開始過智慧的生活,也就是還沒開始過真正的生活。

◆你應該滿足自己的命運,任何人均不可能在每一件事物上,永遠都超人一等。

◆我們最想誇耀的,正是我們所缺乏的。

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,勿以請教別人為恥,人因為領悟自己所知有限,而有多學習的必要。

◆永遠從對方的立場去想,由他人的立場看事,這或許會成為你一生成功的重要關鍵。

◆凡事能從容不迫,思想和判斷力會加倍的迅速、正確。

◆水清澄澄瑩,徹底自然見;心中無一事,水清眾獸現。

◆能從內心發出陽光的人,會使四周的人生活得更快樂。

◆齒剛而易挫,舌柔而永存,槍炮可以穿山裂石,卻難擊破柔軟的棉被。

◆一個成熟的人,多半擁有一顆健康的心靈,無論他們是處在何種情緒狀況中,他們對自己或別人,都有一顆寬廣的心。

◆每一個民族都有其民族性和優越感,因此,才會有因愛國心而產生的戰爭。同樣的道理,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優越感,這是一種自尊心的表現,如果你希望獲得對方友善的對待,你務必先學會尊重他人。

◆一個成熟的人必定講理。「理」——不在緊握的拳內,不在如簧的舌裏,而在誠實的心中。

◆為別人而做的事情,其實也是為自己而做,因為所有慈悲的行為必跟著一種善感,所有殘酷的行為則伴著一種惡感。

◆人生最尊貴的事情就是——不斷面對別人的虛偽與不義,仍能保持自己對別人的親切。

◆生活中親切的禮貌,可以培養對人平等的習慣。因此禮貌就像潤滑劑,可以防止磨擦情況的發生,如果經常運用,會產生積極的力量助長善意。

◆善者是不善者的老師,不善者是善者的借鏡。如果不善者不尊重善人,善人不珍惜不善者,雖自認聰明,其實還是大大的糊塗。

◆不肯佩服別人長處的人,生活是無趣味的,因為他從未得到過欣賞的快樂。

◆真正的勤勞是安安靜靜的、不引人注意的,總以一定的量進行的——也就是默默的耕耘,而不必要的、急躁的、妨礙別人的勤勞,倒不如懶惰的好。

◆如果人們都能以慈善、同情及人道的行徑來剔除禍根,則人生的災禍,便可消減過半。

◆如果不是拿無言的誠懇和慈悲的香油,任何東西都無法將傷口的毒針拔掉。你為什麼讓自己對別人的惡念、忘恩、嫉妒、狡猾而感到氣憤呢?爭吵、輕蔑、處罰都不能解決問題,最簡單的方法是抹去這一切,反而善待他們,「善行」是讓我們息怒的方法。

◆退一步則寬的境界,正如駕車駛進一條窄巷,迎面有車來時,在相恃之下,自己不妨往後倒退,這樣做好像是為了別人,實際卻為自己,因為只有讓路給別人,你才有路可走。

◆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所發生的一切,就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。

◆想不斷保持愉快的心情,有個重要秘訣,那就是不因微不足道的事而煩惱,但無論多小的義務皆能履行,由此可以獲得心靈的滿足。

◆肯布施財富的人,比只攢財的人富有,肯割捨情愛的人,比只獨佔的人更有情。

◆「信心」——是用來打擊恐怖的良友,是激勵你擺脫卑賤和懈怠的夥伴。

◆信心,能使人雖遭受侵犯,或感到困擾的時候,仍能屹立不移。

◆知識豐富的現代人所持的共通特點就是——自我複雜。

◆所謂智慧——第一:是洞悉虛偽。第二:是知道什麼是真實。

◆知足的人最幸福,因為他永遠不會失望。

◆讓我們的心靈每天保持純淨,讓我們每天盡心盡力履行義務,讓我們把和平帶到內在的世界。

601~700則

◆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,時常會因某種人生觀改變而帶來震憾,改變當然是種可喜的進步,但依然還是要以平常心看待之。

◆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,缺乏自信乃是失敗的主因。

◆對別人最強烈的說服力,是自我成熟。

◆要成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才能,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了。

◆實力是要有人生體驗才能培養出來的,從人生的體驗中,自然就會獲得很好的覺悟。

◆志氣是蘊藏在心中的自強火種,使我們努力向前的原動力。人的質料是天生的,但是人的志氣卻能培養出來,志氣往往比天分來得重要。

◆理性的使命乃是在於發現真理。因此,理性的濫用,亦即用理性來遮蓋真理、歪曲真理,必造成極大的害處。

◆與人交往的時候,若能給對方較多的,或更高一層的尊重,才真正對他有所助益。

◆向上級謙恭是本份,向平輩謙虛是和善,向下級謙遜是高貴,向所有人謙恭是安全。

◆一個人最需要有一顆善良的心,只有善良的人,始能激發他人自覺和自尊而奮勉努力,彼此互助以善意對待,於人於己,都有益處。

◆不要有任何期待,不要預設任何立場,此時此刻,安詳、自在,才是最重要的。

◆美好的關係,都建立在溝通上,而溝通,則是以信任為基石。

◆人若沒有知恥心,便好像病入了咽喉,雖有好藥也吃不下。

◆人生在世,最重要的生活態度就是「利人」。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付出,而一面只求接受的話,他的生命,可說正在死亡邊緣。

◆一個人的生命,非得跟其他所有人之生命密切連結在一起不可,因為萬物是以「和諧一致」貫穿在一起的,生命的一切現象,成立於他們密切的關係之中。

◆假如一個人已準備好,隨時接受一切對自己有所啟示的事物,人生的意義,對他就會變得非常明白。但,假如一個人,心中決定保持,對自己方便而已經成為習慣的生活,認為不該對此加以破壞,那麼,對他而言,人生的意義,便永遠模糊不清。

◆我們活著,不能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而活,人必須弄清楚的首要事情,就是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
◆金錢買不到純潔的心靈,因為純潔的心靈,要有正直的行為;金錢買不到健康,因為健康的秘訣,在於正常的生活;金錢買不到幸福,因為幸福是一種純然的心境;金錢也買不到智慧,因為智慧是靠自覺培養。

◆凡事皆退一步想,遂覺天寬地闊,否則憂積在心中,不但有害身體,且能致病。

◆聰明人,往往從別人的錯誤中,糾正了自己的錯誤。

◆改變習慣並不容易,習慣包含慣性,會推著我們繼續去做熟悉的事情。

◆一個人要脫離種種已經接受的習慣,是需要非常大的努力。然而,內在完成的第一步總是跟脫離習慣不可分。

◆任何一本書的影響,莫過於使讀者開始作內心的反省。

◆不可輕視任何人,當我們心中對某人湧現出惡劣的情感,或可恥的猜疑之時,要立刻消除它。別人的言行,我們必須以善意、率直的心來解釋。

◆有人擁有許多,仍在汲汲求取,我擁有不多,也不求取。他們擁有很多仍覺貧乏,我擁有少許卻很滿足。他們窮,我富有。他們乞求,我給予。他們吝嗇,我付出。他們營求,我生活。

◆若你每天的發心,都是願眾生歡喜,你自己也會解脫。

◆在深海中,一種身上會發磷光的魚類,海藻等物臨近它時就會發亮,而它卻不曉得這光亮乃發自它身上。「聖者」,雖然瞭解自己對別人發生了某些影響,卻不感覺他的給予。

◆你所擁有的思想,或你一向的行為,終究會變成你為善或為惡的力量。

◆最崇高的理想,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,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的人。如果,一個人離開城市,到山中去過著幽寂的生活,那麼,他也只不過是第二流的隱士,他,還是環境的奴隸。

◆享受你自己的生活,不要與別人比較。

◆凡事要多為別人設身處地的著想。多一分寬容即少一分爭執,多一分慈悲即少一分對立,你的心胸將會更寬廣,因為它再也不是一個只有自我的空間,而是可以包容一切眾生的世界。

◆衡量一個人傑出與否,取決於他能否經得起挫折和考驗。

◆我們應該感謝為我們指出缺點的人,當然,缺點並不因被指正而消失,但我們會因為缺點,而良心感到不安,而從那些缺點之中走出來。

◆積蓄的池水,因不流的緣故,遂生腐敗的細菌。怠惰之人,亦復如是。

◆傷人的話,絕口不說。久而久之,你就是一位親切的人了。

◆恨不能止恨,愛才能止恨。如誤會永遠不能用辯論中止,它需要方法、和解及體諒對方來化解。

◆唯有借助同情的力量,來寬恕別人所犯的錯誤,你才能與他人和平相處。

◆我最大的願望是絕不發怒、永遠說真話、親切溫和,不責難任何人,以忍耐對待暴躁的人,以善意對待傷害自己的人。

◆工作本身並無苦與樂的區別,端看我們自己的心態而定。

◆一個聰明人,他知道自己的愚昧,而一個愚人,會自以為他什麼都懂。

◆為了將一件事情做得正確、做得好,必須知道做的方法——這是任何人都瞭解的。而想生活得舒適、活得好,也一樣必須先知道該怎麼生活。

◆不把必然會失去的東西,硬據為己有的人,才是最富有的。

◆你給予人的,終究還是你的東西,而你所把持不放的東西,早已是失落的東西。

◆一個人在承認一切之後,他自會沒有懼怕的。「心靈安適」,就是一個人在承認一切之後的心境。

◆外界事物之意義,即是你生命經驗本身之意義。

◆快樂的微笑及愉悅的心情,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藥石,它的價值是千百萬,但卻不用花費一分錢。

◆「快樂」是人類最優異的資質,快活的人,不會探聽他人的隱私,不會非難他人,更不會挖苦旁人的缺點,挑剔別人的毛病。他會毫不吝嗇的體貼別人,給眾生歡喜,給眾生希望。

◆獲得快樂的方法就是——不要為能力無法達到的事而煩惱。

◆以愉悅的心情接受任何一件事物,而不要以懷疑的眼光來看,必能有一番新的景象。

◆常向光明快樂的一面去看,那就是成功的秘訣。

◆「微笑」是你的隨身寶,也是開啟人際關係的金鑰匙,你應該好好地把握住它。

◆常露微笑、常保和善、常施小惠,即能外得人和,內得心安。

◆微笑永遠受人歡迎,它是大自然中消除煩惱的良方,但它不能買,不能求,不能借、也不能偷。縱使你拋棄了它,任憑是誰也不能將它占為己有。

◆朋友之間最珍貴的贈品,是原諒與寬恕。

◆善於寬恕的人,他的心是長在傷害構不到的地方。

◆外表謙和,能使周遭的朋友,易於同你相處。

◆時常讚美別人的人,自己本身一定具有更多值得讚美的長處和修養。

◆懂得施捨給予之人,是永遠不會匱乏及空虛的。因為,在他那慈悲施予的心田中,已播下更豐足的種子,來滋養喜悅的生命。

◆真正的謙讓,是最高的與一切的美德之根本。

◆真正善良謙虛的人,可以從他們對事物的熱心(忘我)狀態看出來,他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。

◆人都有脾氣,卻常常抑制不住,而發生許多原可避免的爭執。我們要做到心平氣和,必須從小處著眼,以智慧觀照,久而久之,自然會收到大功效。

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,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,而傲慢則為它的最大障礙;也就是說,即使被人譭謗、被人誤解的時候,仍要謙遜忍受,因為,唯有謙遜,我們才能替自己或別人的關係帶來和平。

◆該做的事,就誠心誠意去做,則永遠不會慌忙失措,也不會悲觀或憤慨不平,反而會使你安定,並充滿歡喜的來面對所有事情。

◆健康,就是擁有一付好脾氣。

◆和而敬之,則每個人的心,自然變得清淨,自己的周圍,也將變得極具明潔。

◆嫉妒的人,誠然是自尋苦惱。

◆真正的美德,是背地裏所做的一切事情,都可以公諸於世的。

◆心胸開朗的人,必然心地光明,並顯得平和、寧靜。

◆以善對待惡,比以惡對待惡,更容易、更富有智慧。

◆唯有開朗的心情,才能為我們提供冷靜。

◆真實的話語,經常是單純的,是每個人都能瞭解的,而且,含有最深刻的思想。

◆自信,可以使我們的心,寧靜而穩重。

◆禮貌的對待每一位眾生,就是承認那個人和自己一樣具有人性的尊嚴,並可養成一種平等待人的習慣。

◆給別人帶來陽光的人,不可能把自己排拒在光明之外。

◆「正義」是永恆的太陽,世界無法拒絕它的到來。

◆吾人一旦開展出,徹底覺悟後的精神力量,生活才有了真正的意義與價值。人生的本質,並不在於肉體生活,「肉體」,只是盛裝著這股內在力量的器皿,一切表面的物質,都只是為這股精神力量而存在。

◆個人,是微不足道的,正當你看清楚這點是,才能成為個人物。

◆倘若你覺得你蹙緊著眉,你應該讓愉快的思想,把它舒展開來;倘若你感覺你將要說出嚴訶不仁的話,那想法子換一種令人歡喜的話來說。你若要控制你的環境,先要學習控制你自己。

◆人生的陰影,多半是我們站在「自我」的燈下而影現的。

◆確實有許多人,只執著於自己的所見,且以其所僅見的部分,相互爭論。

◆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,是真正的受騙之道。

◆人越不知足,對自己的內在,就越缺乏改善,就越容易把自己的無知表現在外。

◆若要破除不良的習慣,以產生良好的情緒之前,我們首先,必須改變思考的習慣,因為,一個人心中想什麼,他就是什麼。

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傷害你,除了你自己心中的想法。

◆擇善固執是好的,但若只恁自己的一念善惡,而不去明辨是非的話,豈不成了擇惡固執。

◆注意!別讓錯誤紊亂了整顆心。你的過失,是最具有意義的教訓,這也是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。

◆天下事千頭萬緒,一個人處在其中,必須心平氣和,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。

◆天下的事,占不得便宜;有了貪便宜的心,便要付出昂貴的懊悔。

◆讓我們當自己最嚴格的批評家,在自己見不到的地方,更要衷心歡迎,別人建設性的善意批評。

◆否認自己的過失一次,就是重犯一次過失。

◆天下並沒有絕對壞的禍害,連最可惡的批評家,對我們也都有益處。

◆只注意別人,而忽略了自己該做的事,就是捨本逐末。

◆每一個人,都會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,要求他的朋友,應具備那些美德,及良好的品格,但卻很少有人願照著自己的清單,去培養自己的品德。

◆如果,我們知道每個人,都會互相挑剔對方,我們就不會對別人這麼吹毛求疵了。

◆我們要隨時不斷的提醒自己,不要用自己的想像,去套在別人身上,而期待他們符合我們的假設。

◆我們既都是有短處的,又何必攻擊別人的缺點呢!

◆假如你有一件忿恨的事,或者和某人有點糾葛,不要老是翻來覆去,把你想的、感受的、或者想說的,在心裏一遍一遍的煎熬,因為神經就是這樣磨損的。正如同鞋帶,在每天拉扯的地方磨損一般。

◆做一個旁觀者,任誰都可以評頭論足,評長論短,但你在下評語之前,是否會共體當事者萬分之一的痛苦和呻吟呢?

◆為了善道行惡的人,論斷他們的缺點是不必要的,重要的是——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良知。

◆說謊所受的懲罰,不在於人家不能相信他,而是在於他不能相信任何人。

◆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,就是不給自己留餘地。

701~800則

◆不可因一時興起,而輕易的允諾於人。

◆對無知者最好的回答是——沈默。

◆「戀」的上半部是「變」的開始,失戀的人要懂得「戀」這個字隱藏的玄機。

◆兩性之間的愛,是一種能力最大的符咒,任何巫術、魔法都不得不對它讓步,但有一種力量能夠抵抗它,那是什麼呢?不是火,也不是空氣和物質,而是「時間」。

◆婚姻的成功,決不只是在尋找一個適當的人而已,而是自己要做一個適當的人。

◆當你思想日趨抑鬱的時候,你應當善自督責。

◆假如你想擁有本不該屬於你自己的東西,那麼,你一定會連自己的東西都喪失掉。

◆當小孩子看著大人怒目相對,在爭吵的時候,會立刻給予正確的評價——倒不是論誰對誰錯,而是懷著憂心與厭惡之情,逃離吵架的人。

◆當一個人懷有成見時,便會對萬事萬物,使用既有的,或先入為主的觀念,而忘了探究真相。事實上,若以既有的概念,來解釋所有的事物,則將會與該事物的真實,相去甚遠。

◆情緒化的觀念和想法,多少都會有些偏差,事情一旦涉及自己的情緒時,就很難客觀看待。

◆從某方面來看,許多問題似乎可以靠正義來裁判,但事實上,人生的問題,必須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才能解決。

◆凡事三思之後,就會發現最初的想法根本不是思想,只是感覺而已。

◆世間,絕對不會有僅受誣謗,或只受稱譽的人。一般人心中的善惡標準及判斷,將會隨著時代的遷流而改變,人間所有價值,都是相對的,所以,世間的毀譽之論,根本就不值得我們去計較。

◆在生氣的時候,不管怎樣,總要留下後退的餘地,絕不要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情來。

◆反正,誰也挽不回過去,何不看開些。

◆發心不正,則所有的美德將付諸東流。

◆沒有經過品性上的播種,怎能預期在思想上有所收穫。

◆極細微的事,對性格感化,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,不要認為小事情,是微不足道,而不加以重視。

◆有的人自高自大、一無所知,專好問難爭辯言詞,從此就生出嫉妒、紛爭、譭謗、猜疑。

◆「失敗」是很好的教育,如果善加反省思考,就能在失敗中,獲得和成功一樣多的珍貴事物。

◆世上沒有一處天天都如意的,唯有寬宏大量的人,才能有受用之處。



◆真正堪憐的貧窮,不是擁有的少,而是欲求的多。

◆儘量以施予代替取得,來減少心中的欲望,人生,沒有比這樣更好的生活態度了。

◆一日之中,飲食、睡眠、語言、行動等事,便已然耗去不少時光。在餘暇不多的情況下,猶行無益之事、說無益之事、思無益之事,其所耗廢的,是點鐘、日、月、年,終至葬送一生,此乃最愚者。

◆除非是為了記取過去的教訓,或是希望從曾經付出的極高代價中獲取經驗,否則,我們無須再回顧過去。

◆想要吸進空氣,必須先呼出空氣。我們若要獲得更多的東西,就必須先付出代價。

◆賺錢是維生的一種手段,但它只是一種必要條件,而非絕對條件。如忘卻這番道理,本末倒置的犧牲自己,而拼了老命去賺錢,那只會使你成為金錢的僕役。

◆失敗的次數愈多,成功的機會亦愈近,成功,往往是最後一分鐘來訪的客人。

◆性急的人成功率最小,規律而鎮定的精神,可讓你避免在許多極平常的事情上失敗。

◆聖人並不怕沒有知識,也不怕懷疑、困難和省察自我,他唯一所怕的是以不知為知。

◆人常常因為偏愛自己,而造成對別人的不公平。

◆多花時間自我改進,不浪費時間批評別人。

◆處不如意之事,事不如意之人,惟應反躬自責,靜氣平心,以求一和合無諍之道。捨此而生角觸之計,不僅無益且有害。

◆行為不正之人,看起來生活似乎過得蠻安逸,而純良的人,似乎是過著非常悲苦的生活,但這都只是表面的看法。事實上,前者往往為一點點的小事而心憂,後者則內心常常是平靜的。

◆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謊話非常高明,以沒被人察覺,而沾沾自喜引以為傲,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,只是讓你更看不清楚真相。

◆從辯論中獲取最大利益的方法——就避免辯論。

◆力量隨著成長增強——肉體如此,精神亦然。假如,你一直停留在兒童階段,你在物質世界,便一直是脆弱的。同樣地,假如你的精神世界沒有成長,你的精神世界,也將一直是脆弱的。

◆一旦感覺到,自己的行為不是聽恁理性,也不是來自內在的覺醒,而是受到外在別人的影響,你應該立刻停止行動。

◆凡是不為你的良心所贊同的東西,你必須對它提高警覺。

◆一個人若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批評,他就不可能是安和的。

◆逆境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心中已無原本的壯志,一個沒有抱負的人,什麼樣的環境,都會使他墮落,而失去生活的意義。

◆今天所有的煩惱,或許明天就不再是件值得苦惱的事。

◆愈是為自己費腦筋,愈是一心想到自己,我們就越軟弱,自己就愈受束縛。反之,愈不以自己為重,愈少注意自己,我們就愈堅強。

◆每個人都有缺點,而克制和改正這些不良的特質,就是成長和成熟的過程。但是,如果不求改進,又發現別人不喜歡,這時自我膨脹的心態,會認為別人在嫉妒你。

◆一經打擊就灰心洩氣的,永遠是個失敗者。

◆不依靠他人,並不是指孤高自傲,拒絕他人的關懷。其最重要的是你必須體認,自己的事要自己解決,不能一意想接受別人的幫助,這是責無旁貸的。

◆有強烈虛榮心的人,自己的事就已經把自己填滿了,那還有餘地容納其他的事物。

◆當我們聽到,有人開始在非難別人的時候,若立刻加以勸阻,大家就能相處的比較和諧。

◆當你因他人的錯誤而發怒時,別忘了回頭反省自己的錯誤,如此一來,你就會打消你的怒氣了。

◆我們的煩惱、不安,主要是因為我們忘了改變自己,而只想改正他人引起的。

◆與人衝突的時候,想想互助法則吧!想想已所不欲,勿施於人的道理,不久你即會養成無諍的習慣。

◆別讓多愁善感來折磨你自己!

◆世上的不幸,大部份來自於人們,都自以為擁有處罰他人的權利,而「以眼還眼」。

◆多少個你以為「再也活不下去」的難事,往往在不久之後,只是鮮明或模糊的回憶罷了,你必須學會接受既成的事實,才能招架任何不幸的後果。終究,「時間總會過去的」。

◆與其陶醉於不可能存在的絕對把握,倒不如保持一顆謙虛的心向前邁進。

◆假如你遭到不幸,不要只從你的行為中去尋找原因,而是要從造成這種行為的思想當中去尋找。同樣的,若有某種外在事情讓你悲苦,不要從別人的行為中去尋找原因,應該從引起那種行為的動力中去尋找。

◆你總為自己的不幸而悲歎,但只要你想想別人也和你一樣當受著不幸,你對自己的苦惱,就不會那麼難以忍受了。

◆不必考慮在別人眼中,你是不是成功。真正的成功,是自己已盡力而為,所產生的心安理得。

◆一個人走錯了方向,必自食其果,假如我們瞭解這一點,就不會再對人感到憤滿,也不再跟人有爭執。

◆大部分的人,總是用放大鏡,去看別人的短處,卻沒有想到,這種行為正是自己的缺點。

◆一般人的生活和行為,都是一部分根據自己的想法,一部分根據別人的想法。根據自己的想法到何種程度,根據別人的想法到何種程度,便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主要差異。

◆栽培人有很多途徑,引起爭辯也有不少方法,但是只有一個方法,能攪得天翻地覆,一蹋糊塗,那就是強迫別人一定要照你的方法去做。

◆人們說我們作了些什麼不要緊,要緊的是,我真正做了些什麼。

◆要學習著擺脫習慣性的思想束縛,跳出某些環境下所形成的思想樊籠。

◆我們的正事,不是去看陳列在遠處的東西,而是很明顯地,關心擺在手邊的東西。

◆如果一個人來到真理面前,而仍對它視若無睹,反誤把虛偽當真理卻又不自知,那麼這樣的人,永遠無法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。

◆一個以不耐煩的態度生活的人,其實是在姑息自己。

◆讓動物受苦是完全缺乏慈悲的表現,對動物慈悲並不是因為人是萬物之靈,而是人必須跟所有的生物共患難。

◆學著彎曲——這總比斷裂來的好。

◆如果你珍惜你的生活,你非珍惜你的時間不可,因為你的生活是時間所形成的。

◆要享受人生中任何東西,一定要瞭解,得失都不能看得太重。

◆假使每個人都真正能夠「自掃門前雪」,那麼整個世界就乾淨了。

◆此地、此世——就是我們奉獻自己的地方。因此,我們必須集中全力,來完成該盡的義務。

◆無論現在或未來,希望從自己以外的地方,去尋求幸福的人,是錯誤的。

◆莫輕忽「小事」,小事通常都是有著深遠的後果。

◆大多數的人,都在追逐有條件的幸福,其實,唯有當你不設定任何條件時,才能感覺得到幸福。

◆過與自然和諧的生活吧!這樣,你就不會感到不幸。假如你隨著世俗的想法而生活,那麼你絕對無法獲得真正的富有。

◆人生的確是不簡單的,可是,老老實實地活著,總比想出千方百計,來逃避人生來的簡單些。

◆心靈軟弱的人,遇到挫折便急著想找個屏障,無法從依賴中脫身,一些真正的東西,便無法顯出他的真面目來。只有瞭解自己,真實的面對自己,從外在依賴的心理中解放出來,才是重要的根本。

◆平凡的事物,可能會變成最好的事物。小溪遠比波濤洶湧的大河來得美,因為小溪總是靜靜的、溫柔的發出優雅的聲音向前奔流。親切的態度、關懷的語言,日常生活中,一些看似平凡的行為,卻是最溫馨的樂章。

◆只有使自己的心神,擺脫一切煩惱的妄念,才能獲得精神上真正的快樂。

◆接受了艱困的遭遇,我們就不會再有任何的損失。因為,「接受」即是最大的收穫。

◆歲月的痕跡,會表現在臉上,但心卻不會因為衰老,而出現皺紋,只要你保持一顆時時歡喜的心境,就永遠能像年輕人一樣神采奕奕。

◆西諺說:「經驗是優良的老師,只是學費很貴。」經驗所得來的定理,往往勝過光靠想像所得來的理論。所以,要多請教於有經驗的人,因為他擁有一盞經驗的明燈,可以指引我們的航程。

◆希望衣著合身、舒服,必須以布料配合適宜的剪裁。同樣地,要使生活舒適、自在,就必須修整自我,適應任何環境。

◆任憑你怎樣廣泛閱讀,當你失掉修養的時候,你便是一個無知識的人。

◆不要因微不足道的事耿耿於懷,也不要讓細微的瑣事,吞沒了自身的幸福。

◆學者,是從書本上得知很多事的人,有教養的人,是對其時代最普及的知識,或風俗習慣有心得的人,而真正的新新人類,是對自己生存的意義有所領悟的人。

◆我們的心,應以真理的原則做軸心,依循善良的法則來活動。

◆縱為細水,如果不斷流動,必能使堅硬的石頭穿洞,兩根木頭相互磨擦,毫不歇息,終會引發火花。「修行」,若以不斷精進的態度持續前進,必能達成功之境。

◆從人心中湧出的好言行,與良好的範例一樣有益。

◆最難轉讓的東西就是——仁慈,它總是又被贈送回來。

◆好競爭的人煽動爭端,就如餘火加炭,火上加柴一樣。

◆任何從事真正重要事情的人,私生活都是很單純的,因為,他們沒有那麼多空間,去為多餘的事費心。

◆只有懂得好好利用所有的瞬間,我們才能相信自性的永恆,當每個剎那,都能以崇高的精神,來對待自己的時候,連最微細的義務,都會變成了有價值。

◆只要事情還有些許轉機,我們就應該力撐到底。但若人事已盡,而事實已然如此時,就讓我們學會撒手吧!

◆如果我們要煉成鋼鐵般的意志,不可不承受重錘的打擊。

◆凡事掙扎過來的人,都是真金不怕火煉,任何幻滅都不能動搖他的信仰。

◆知道自己愚蠢,就不是最愚蠢的;知道自己糊塗的,就不是最糊塗的。最糊塗的人,一輩子都不會覺醒;最愚蠢的人,一輩子都冥頑不化,因為他們自以為是,自作聰明。

◆第一次作善事,要靠努力來完成,而一再重覆你的努力,「善行」,就會變成一種好的習慣。

801~893則

◆聖人的心,可以靈活變通,並能適當運用自己的心,來善待別人,對有德者以德待之,對罪惡深重者,則視他們為不久即能改過自新的人。

◆好好的過白天,以便夜裏睡得安穩;好好的過你的青春時代,以便老年過得平安。

◆「人」在處理某些生命中所必然面臨的過程時,一直不肯去承認並接受,深不知無論你百般的不願意,依舊逃不過命運無常的支配,既然無法改變,何不以一顆自在的心笑看人間呢?

◆一般人受到非難,總想以牙還牙,其實這猶如朝天唾痰,不但無法傷人,反而污穢了自己。一般人總因受批評而怨怒,受讚美而欣喜,其實,應當將對方的批評當成關心,而加以感謝才對。

◆如果有人告知你一個消息,你應當查明清楚,以免無知地傷害他人,到頭來悔恨自己的行為。

◆一個只顧自己的人,不足以成大器。

◆當一個人,為自己所求的事著迷的時候,他便以為他的幸福,是在這件事物當中。但無論他原來所追求的事物,是否已獲得,他很快又要開始,為另一種自己所未擁有的東西而興奮、嫉妒或傷心,這是因為低劣欲望的滿足,並不能讓人獲得心靈的自由,相反的,丟棄這種欲望,才能擁有真正心靈的平安。

◆把我們抓得最緊的欲望是「情欲」,這方面的欲望,絕對沒有滿足的時候,越是滿足它,它越是加強。

◆所有的放縱,是自我毀滅的開始。那是一股流過自家底下看不見的水流,而它遲早會把地基沖走。

◆認清問題,問題已解決了一半。

◆思想上的疾病,比肉體上的疾病更難應付,而且前者比後者更常見。

◆意識不到自己的過失,等於讓過失逐漸擴大。

◆指責旁人沒有教養的人,即表明其本身亦如是。

◆一個動不動就鬧情緒的人,表示他還沒有成熟。那麼,你必須多作點修心養性的功夫,儘量少發脾氣,向那些心平氣和的人學習,然後你會漸漸發現自己已經「成長」。

◆凡事不生氣,便能控制情緒,不但使心境常保穩定,兼可受人歡迎,何樂不為?

◆不可聽從荒渺無憑的話,這等事只生辯論,增長爭端。

◆謠言之所以止於智者,不僅因為他有理智的頭腦去判斷是非,更因為他懂得寬恕、憐憫造謠者的淺薄、無知。

◆閒話聽後不傳,免得將來後悔。

◆「偏見」是我們的佩劍——進攻時,招招淩厲;防守時,風雨不透。

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,才能解決事情,一昧的責怪別人,只會使自己沒有改進的餘地。

◆抹殺了一個人的長處,而只注意到他的瑕疵,是一件非常荒謬,又令人遺憾的事。

◆俗語說:「大德不逾,小節不拘」。若我們眼光放遠一點,就不會為那些細微的小事而煩惱。

◆一般人喜歡感情用事,待人處事全憑自己的喜怒而定,無形中造成一種偏見。因而對事理認識不清、對真象不能瞭解,無疑是進步的障礙。

◆我陪煩惱走了一里多路,它從未說一句話,但在我同它一起走的時候,我卻學到很多東西。

◆不知反省的人,是永遠看不見自己那張臉上,已經貼滿了一種叫做「無知」的標記。

◆即使是正當的憤怒,如果你能考慮到「其實對方也是個不幸的人」,那麼,你立刻會心平氣和下來——沒有比這樣更能息怒的了,因為同情之於憤怒,就如同雨能熄火一般。

◆不要為明日自誇,因為下一秒要發生何事,你尚且不能知道。

◆物體愈擴大,其中的味道就愈淡,人的自誇也有同樣的情形。

◆極度自滿的人,通常都把自己拘限在狹隘的殼裹,這樣的人,認為自己再也無法做出更好的事,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已圓滿。

◆為生活而謀取利益時,應以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為原則。

◆那些能欣賞你的長處、瞭解你的缺點,並且隨時隨地,準備原諒你的過錯的人,就是朋友。

◆肯替別人想,是第一等學問。

◆人的德行並不是因某種異常的努力來評斷,而是由每日的行為來衡量。

◆不誠心專於一事,絕不能達到一志。

◆一般人常以為在工作中無法得到安靜,其實,真正的安靜,是所謂的「靜中有動」、「動中有靜」,心靈安靜的人,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能享受樂趣,若是心靈不平靜,即使在深山幽谷,也得不到真正的安寧。

◆如果太在乎「讚美」的音聲,你對任何事情,便很難拿定主意,世人評價的種類無限。你可能會說:「我希望善良的人來讚賞我。」但你所謂善良的人,不正是指「同意你行為」,而讚賞你的人嗎?

◆在艱困的時刻,不要放棄希望,因為晶瑩的雨滴,乃是落自烏黑的雲。

◆「萬事皆以單純為美德」。對於一個生命單純的人,無論任何艱苦困難的境遇,皆不足以動搖他的心志。好比驟雨落入大海,起不了什麼變化。

◆真正的善,通常是單純的。儘管單純是那樣具有魅力,那樣有益的東西,但單純的人,實在少得令人驚奇。

◆正直的人,所該採取的態度是:即使自己能從某件事獲得極大的利益,他也絕不因此造成任何人的悲哀。

◆誠實的語言,必須配合誠實的意圖,以言辭說出心中真正所想的念頭的人,才是真正有誠實意圖的人。

◆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體諒,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,言行真心誠意,別人自然會尊敬你,這也是做人的根本。

◆不要抗禦環境,並學習以溫和的眼光,以及平常的心態,來看待眾生的缺點,我們必須以透視、達觀的方法,來面對現實。

◆有開闊的胸襟、寬宏的器量,才能包容別人的短處,稱讚別人的優點。

◆誠懇的聽取有智慧、有經驗之人的教導,學習別人的長處,仔細的觀照並反省自己,才能夠把握住積極自主的精神。

◆父親的德行,是兒子最好的遺產。

◆真正偉大的人,幾乎常常是完全不引人注目的,很有可能在我們面前就有人默默的、不為人知的,做著最寬大的犧牲。因此,我們不可看輕任何一個眾生。

◆唯有堅忍謙遜的人,才能沈著地面對一切,能見理透徹、能見事真切,因為真正的強者,能當自己性情的主人。

◆一切的信心,應該附帶冷靜的自我反省。欠缺自我反省的信心,往往變成自大自誇,不但無利於行動,反而有極大的害處。

◆一個人帶著寬宏美麗的心,他便經常是平安而滿足的。心地狹小的人,則總是悲哀且不滿足。

◆受人之恩,不忘圖報,方為君子;給人恩惠,不起一念,乃真仁人也。

◆瞭解別人者是聰明的,瞭解自己的人,則是有智慧的。

◆「幸福」就是一種內心的安寧、平衡,以及對生活滿足的感覺。

◆勸人息諍的是君子,激他起事的是小人。

◆人生最實在、最單純的喜悅,只有在精神平靜,沒有良心呵責的時候,而不是內心波濤萬丈之時獲得。

◆健康是最大的利益,滿足是最上的財富,信賴是最親的親人,心安是最大的幸福。

◆少說閒話,就會少惹許多是非。

◆言語為實踐的影子,但人的所言,總要比行動來得大膽,而實踐往往變成了言語的影子。

◆任何語言,只有在聽者能接受的範圍內才有意義。

◆良好的溝通,要有適當的距離,近距離的口沫橫飛,與長距離的尖聲大叫,都達不到溝通的效果。

◆同一件事、同一句話,如果用和氣謙遜的態度去說,往往會幫助我們達到目的。反之,費了很多力氣,不但不能達到目的,甚至,還可能引起人家的誤會,造成反效果。

◆我們所稱讚的人,往往是跟自己類似的人,因此,對別人的尊敬,其實,指的即是把別人與自己平等看待。

◆如果想判斷一個人,跟他在一起是不夠的,必須進入到他的內在。

◆無論你處理任何事情,若心存尊重他人的想法,是一件非常有幫助的事情。

◆想改變別人,而不引起反感的第一原則——以稱讚及誠意開始。

◆只有徹底瞭解自己的缺點,才能公平對待別人的過失。

◆享受你自己的生活,不要與人做比較。別人的鞋,不一定適合自己的腳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、嗜好、想法和價值,所以,我們不該批評別人的生活方式。

◆一味地執著於獲勝,眼光會變得短淺。

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意見,常常導致衝突,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感受,這正是互相切磋激勵的機會,也正是我們改變想法,深入思考的激素。

◆處事有餘步,留些退路予人行。

◆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,誰都不能沒有別人的幫助而生活。善良的人互相幫忙,而不互相猜疑。

◆「如果沒有人讓我生氣,我就是善良溫和的人,如果不是這麼忙,我一定做得更好…….」。不反省自己,而一味責怪命運的人,就和不懂得使用工具,而一味抱怨工具的人一樣。他們責怪命運虧待自己,一心所求的只是自我滿足——這樣的態度,是很可怕而令人絕望的。

◆想到自己有幾分不是,那麼,氣便平了。肯說自己一個不是,那麼,別人的氣也就平了。

◆當我們與人爭執,而開始生氣的時候,我們已經不是在為真理而爭,而是在為自己而爭。

◆多言以逞口舌之利,容易生出事非。

◆謊言講得再逼真還是一句謊言。

◆一個說謊者,必為自己的謊言所害。

◆用自己的是,去批駁別人的不是,別人很少能悅服的。

◆承認自己的過錯,是最困難的一件事。但承認過錯,卻往往比解決問題,來得更重要。

◆與別人關係的轉捩點,乃在於你開始轉變自己時。

◆假如,我們以某人是惡棍、愚夫或不羲之徒為理由,而拋棄尊重他的態度,最後,我們便會陷入對所有人不敬的傲慢之谷,而且,愈陷愈深,沒有止境。

◆即使知道別人的缺點,也不要把它傳給別人。

◆看天下沒有一個不好的人,才能擁有大胸懷。

◆當你和別人交往時,不要去考慮別人對你有什麼好處,倒是應該考慮,你對別人有什麼幫助。

◆有資格訓誡他人的人,是先將矛頭指向自己,以贏得對方的認同,如此,才具有真正的說服力。

◆假如,你非責備某人不可,那麼不要在背後說他,你最好當面說,而且避免引起他對你的惡感。

◆心靈軟弱的人,遇到挫折便急著想找個屏障,無法從依賴中脫身,一些真正的東西,便無法顯出他的真面目來。只有瞭解自己,真實的面對自己,從外在依賴的心理中解放出來,才是重要的根本。

◆傷口可以包紮,污辱可以忘卻,但是,如果你辜負了人家的信任,就無可挽回了。

◆抵押了田地,有一天可以把它贖回。但信實一旦被押當,那就永無贖回的機會了。

◆人到目前為止,都還不是完全誠實的,因為在人的心裏,經常有各式各樣的衝突、矛盾存在。

◆人生為芝麻小事窮忙,不論是在默劇中跑龍套,或是趾高氣昂的參加冠冕典禮,或是對著煙火歡呼,或是在立法院雄辯。不論做任何事情,最後都白忙一場,一無所得。在人生的旅途中,聰明人邊忙邊笑,愚人則窮忙,而且還煞有其事,這就是兩種人的不同之處。

◆人總是喜歡責難別人,僅僅著眼於別人的過失,卻任由自己的惡念不斷擴大,以致於越來越難以改善自己。

◆「悟」———不是向外悟到了什麼大道理,而是徹底認識了永恆的自己。

報佛恩網:http://book.bfnn.org/books2/1620.htm

留言

熱門文章